聘禮
- 拼音pìn lǐ
- 注音ㄆ一ㄣˋ ㄌ一ˇ
- 繁體聘禮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聘禮[ pìn lǐ ]
⒈ ?訂婚之禮。
英bride-price;
⒉ ?古代諸侯間相互聘問之禮。
英present;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諸侯間相互聘問之禮。
引《禮記·聘義》:“聘禮,上公七介,侯伯五介,子男三介,所以明貴賤也?!?br />《國語·周語中》“遂假道於 陳,以聘於楚” 三國 吳 韋昭 注:“是時(shí),天子微弱,故以諸侯相聘之禮假道也。聘禮,若過國至于境,使次介假道,束帛將命于廟也?!?/span>
⒉ ?訂婚之禮。亦指訂婚時(shí)所備的財(cái)禮。
引南朝 梁 沉約 《奏彈王源》:“璋之 下錢五萬以為聘禮?!?br />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調(diào)美》:“若還果是年姪,自然沒有做親之理。既然如此,只得把聘禮還他?!?br />沈從文 《阿金》:“這婚事 阿金 原是預(yù)備今晚上就定規(guī)的。抱兜里的錢票一束,就為的是預(yù)備下定錢作聘禮用的東西?!?br />任德耀 《馬蘭花》第一幕:“這真是咱們姑娘的聘禮?!?/span>
國語辭典
聘禮[ pìn lǐ ]
⒈ ?諸侯遣卿大夫往他國相問之禮。
引《儀禮·聘禮》:「聘禮,君與卿圖事?!?br />《禮記·聘義》:「聘禮,上公七介,侯伯五介,子男三介,所以明貴賤也?!?/span>
⒉ ?定親的禮物。
引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二》:「朝奉拿出聘禮,娶下了,就在此間成了親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一〇回》:「呈上回書并白銀五百兩,以為聘禮之用?!?/span>
聘禮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聘 | pìn | 耳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聘 pìn(ㄆ一ㄣˋ) ⒈ ?訪問:聘問(古代指代表國家訪問友邦)。通聘。聘使往來。 ⒉ ?請(qǐng)人擔(dān)任職務(wù):聘書。聘用。聘請(qǐng)。招聘。 ⒊ ?定婚或女子出嫁:聘禮(彩禮)。聘金。聘姑娘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engage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engage, employ; betroth |
禮 | lǐ | 礻 | 5畫 | 基本字義 禮(禮) lǐ(ㄌ一ˇ) ⒈ ?社會(huì)生活中,由于道德觀念和風(fēng)俗習(xí)慣而形成的儀節(jié):婚禮。喪( sāng )禮。典禮。 ⒉ ?符合統(tǒng)治者整體利益的行為準(zhǔn)則:禮教( jiào )。禮治??思簭?fù)禮。 ⒊ ?表示尊敬的態(tài)度和動(dòng)作:禮讓。禮遇。禮贊。禮尚往來。先禮后兵。 ⒋ ?表示慶賀、友好或敬意所贈(zèng)之物:禮物。禮金。獻(xiàn)禮。 ⒌ ?古書名,《禮記》的簡稱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禮 豊 漢英互譯 ceremony、courtesy、gift、manners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social custom; |
聘禮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聘禮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