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法
- 拼音jiè fǎ
- 注音ㄐ一ㄝˋ ㄈㄚ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戒法[ jiè fǎ ]
⒈ ?佛教語。謂如來所制戒律之法。有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具足戒等。后亦泛指戒律。
引證解釋
⒈ ?佛教語。謂如來所制戒律之法。有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具足戒等。后亦泛指戒律。
引宋 高承 《事物紀原·道釋科教·戒壇》:“漢 魏 之僧,雖剃染而戒法未備,唯受三歸?!?br />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時則有 路德 者起于 德,謂宗教根元,在乎信仰,制度戒法,悉其榮華,力擊舊教而仆之。”
國語辭典
戒法[ jiè fǎ ]
⒈ ?佛教用語。佛陀所制定的各種戒,如比丘二百五十條戒、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、在家五戒、八關齋戒等。
引《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·卷中一》:「戒法,此即體,通出離之道?!?/span>
戒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戒 | jiè | 戈 | 7畫 | 基本字義 戒 jiè(ㄐ一ㄝˋ) ⒈ ?防備:戒心。戒備。戒嚴。戒驕戒躁。 ⒉ ?革除不良嗜好:戒除。戒煙。 ⒊ ?佛教律條,泛指禁止做的事:戒刀。戒尺。齋戒。 ⒋ ?準備:戒途。戒裝。 ⒌ ?古同“界”,界限。 異體字 誡 漢英互譯 abstain from 造字法 會意:從戈、從廾 English warn, caution, admonish |
法 | fǎ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法 fǎ(ㄈㄚˇ) ⒈ ?體現(xiàn)統(tǒng)治階段的意志,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(guī)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。法理。法紀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稱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民事活動,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法律義務的社會組織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憲法(國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遙法外。 ⒉ ?處理事物的手段:辦法。設法。手法。寫法。 ⒊ ?仿效:效法。 |
戒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戒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