韃子
- 拼音dá zǐ
- 注音ㄉㄚˊ ㄗˇ
- 繁體韃子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韃子[ dá zǐ ]
⒈ ?舊時漢族對北方少數(shù)民族的統(tǒng)稱。清末特指清朝統(tǒng)治者。
引證解釋
⒈ ?舊時 漢 族對北方少數(shù)民族的統(tǒng)稱。 清 末特指 清 朝統(tǒng)治者。
引《水滸傳》第一〇八回:“宋 先鋒是朝廷良將,殺韃子,擒 田虎,到處莫敢攖其鋒?!?br />太平天囯 楊秀清 蕭朝貴 《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》:“康熙 暗令韃子一人管十家?!?br />孫中山 《民族主義》第三講:“但是下流社會雖然知道要殺韃子,只知道當(dāng)然,不知道所以然?!?/span>
國語辭典
韃子[ dá zi ]
⒈ ?古代漢人對北方異族的稱呼。
引《痛史·第一七回》:「有十多個韃子,販了五百匹馬,在嶺下經(jīng)過,被我們捉住。」
韃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韃 | dá | 革 | 15畫 | 基本字義 韃(韃) dá(ㄉㄚˊ) ⒈ ?〔韃靼( dá )〕a.古代對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稱呼:b.獨聯(lián)體民族之一。 ⒉ ?〔韃子〕舊時稱蒙古族人。 異體字 韃 造字法 形聲:從革、達聲 English tatars |
韃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韃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