族弟
- 拼音zú dì
- 注音ㄗㄨˊ ㄉ一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族弟[ zú dì ]
⒈ ?同高祖兄弟的弟輩。亦泛指同族同輩中年較少者。
引證解釋
⒈ ?同高祖兄弟的弟輩。亦泛指同族同輩中年較少者。
引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“車騎下車,抱 術(shù) 曰:‘族弟發(fā)狂,卿為我宥之!’”
《南史·劉歊傳》:“及長,博學(xué)有文才,不娶不仕,與族弟 訏 并隱居求志,遨游林澤,以山水書籍相娛而已?!?br />唐 杜甫 有《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》詩。 仇兆鰲 注:“公《萬年縣君杜氏墓銘》:‘其先系統(tǒng)於 伊耆,分姓於 唐 杜?!?br />《文匯報(bào)》1987.4.28:“一天,族弟 溥佳 來看他, 溥儀 挺高興。”
國語辭典
族弟[ zú dì ]
⒈ ?同宗族中輩分相同而年紀(jì)較小的人。
引《南史·卷四九·劉懷珍傳》:「與族弟訏并隱居求志,遨游林澤,以山水書籍相娛而已?!?br />《三國演義·第五回》:「聞知曹操起兵,與其族弟夏侯淵兩個(gè),各引壯士千人來會(huì)?!?/span>
族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族 | zú | 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族 zú(ㄗㄨˊ) ⒈ ?親屬,泛指同姓之親:族規(guī)。族長。家族。 ⒉ ?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征的人群:種族。 ⒊ ?指在歷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穩(wěn)定共同體,他們有共同的語言、經(jīng)濟(jì)生活以及表現(xiàn)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質(zhì):民族。 ⒋ ?聚居而有血統(tǒng)關(guān)系的人群的統(tǒng)稱:宗族。氏族。部族。 ⒌ ?事物有共同屬性的一大類:芳香族。 ⒍ ?封建時(shí)代的一種殘酷刑罰,一人有罪,把全家或包括母親、妻家的人都?xì)⑺溃鹤鍦纭?⒎ ?聚合,集中:云 |
弟 | dì tì tuí | 弓 | 7畫 | 基本字義 弟 dì(ㄉ一ˋ) ⒈ ?同父母(或只同父、只同母)的比自己年紀(jì)小的男子:弟弟。兄弟。 ⒉ ?親戚或親族間輩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紀(jì)小的男子:表弟。堂弟。 ⒊ ?稱同輩比自己年紀(jì)小的男性:老弟。師弟。 ⒋ ?學(xué)生對(duì)老師自稱或別人指稱:弟子。徒弟。 ⒌ ?古同“第”,次序。 ⒍ ?古同“第”,但。 其他字義 弟 tì(ㄊ一ˋ) ⒈ ?古同“悌”,孝悌。 其他字義 弟 tuí(ㄊㄨㄟˊ) ⒈ ?〔弟靡〕頹唐;柔順。 異體字 悌 第 弚 漢英互譯 cousin- |
族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族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