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常
- 拼音diǎn cháng
- 注音ㄉ一ㄢˇ ㄔㄤ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典常[ diǎn cháng ]
⒈ ?常道,常法。
引證解釋
⒈ ?常道,常法。
引《易·繫辭下》:“初率其辭而揆其方,既有典常;茍非其人,道不虛行。”
韓康伯 注:“能循其辭以度其義,原其初,以要其終,則唯變所適,是其常典也。”
《書·周官》:“其爾典常作之師,無以利口亂厥官?!?br />唐 元稹 《彈奏劍南東川節(jié)度使?fàn)睢罚骸肮毯蠐峤椑枋细碧煨?,蠲減征徭,內(nèi)榮鄉(xiāng)里,而乃橫徵暴賦,不奉典常,擅破人家,自豐私室?!?br />郭沫若 《祭昆明四烈士》詩:“全民奮起,共樹典常。魂其有靈,來格來饗!”
國(guó)語辭典
典常[ diǎn cháng ]
⒈ ?常法、常規(guī)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微子之命》:「率由典常,以蕃王室?!?br />《史記·卷二三·禮書》:「乃以太初之元改正朔,易服色,封太山,定宗廟百官之儀,以為典常,垂之于后云。」
典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典 | diǎn | 八 | 8畫 | 基本字義 典 diǎn(ㄉ一ㄢˇ) ⒈ ?可以作為標(biāo)準(zhǔn)的書籍:典籍。字典。詞典。經(jīng)典。引經(jīng)據(jù)典。 ⒉ ?標(biāo)準(zhǔn),法則:典章。典制。典故(a.典制和掌故;b.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)。典范。典雅。典禮。典型。 ⒊ ?指典禮:盛典。大典。 ⒋ ?主持,主管:典試(主持科舉考試之事)。典獄。 ⒌ ?活買活賣,到期可以贖:典賣。典押。典契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? 敟 漢英互譯 allusion、ceremony、law、standard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曲、從八 English law, canon |
常 | cháng | 巾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常 cháng(ㄔㄤˊ) ⒈ ?長(zhǎng)久,經(jīng)久不變:常數(shù)。常量(亦稱“恒量”)。常項(xiàng)。常任。常年。常駐。常住。常備不懈。 ⒉ ?時(shí)時(shí),不只一次:常常。???。時(shí)常。經(jīng)常。 ⒊ ?普通的,一般的:常識(shí)。常務(wù)。常規(guī)。常情。常人。平常。反常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裳 漢英互譯 constant、frequent、ordinary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ommon, normal, frequent, regular |
典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典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