茈胡
- 拼音zǐ hú
- 注音ㄗˇ ㄏ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茈胡[ zǐ hú ]
⒈ ?即柴胡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柴胡。參見“柴胡”。
引唐 劉禹錫 《答道州薛郎中論方書書》:“地之慝果不能傷,雖茈胡水瀉,喜速朽者,率久居而無害?!?br />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茈胡》:“茈胡之茈音柴。茈胡生山中,嫩則可茹,老則採而為柴,故苗有蕓蒿、山菜、茹草之名,而根名柴胡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茈胡[ chái hú ]
⒈ ?植物名??椥慰谱虾鷮?,多年生草本。葉狹長,披針形,夏秋開黃色小花。根經(jīng)干燥后可供藥用。有南北二種,北種品質(zhì)較佳。
茈胡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茈 | zǐ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茈 zǐ(ㄗˇ) ⒈ ?〔茈草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葉橢圓形,莖葉有細(xì)毛,夏季開白色小花,根皮紫色,可入藥,亦可作紫色染料。亦作“紫草”。 異體字 紫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此聲 English a plant yielding a red dye |
胡 | hú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?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遠(yuǎn)、隔絕)。 ⒉ ?泛指外國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黃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)。 ⒊ ?亂,無道理:胡來。胡鬧。胡吹。胡言亂語。 ⒋ ?文言疑問詞,為什么,何故:胡不歸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?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:胡須。 ⒍ ?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:“狼跋 |
茈胡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茈胡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