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出
- 拼音qī chū
- 注音ㄑ一 ㄔㄨ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七出[ qī chū ]
⒈ ?古代社會丈夫遺棄妻子的七種條款。這是封建宗法制度對婦女殘酷迫害的借口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社會丈夫遺棄妻子的七種條款。這是封建宗法制度對婦女殘酷迫害的借口。
引《孔子家語·本命解》:“婦有七出三不去。七出者:不順父母者,無子者,淫僻者,嫉妬者,惡疾者,多口舌者,竊盜者?!?br />《儀禮·喪服》“出妻之子為母” 唐 賈公彥 疏:“七出者:無子,一也;淫佚,二也;不事舅姑,三也;口舌,四也;盜竊,五也;妒忌,六也;惡疾,七也?!?br />《古今小說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豈期過門之后,本婦多有過失,正合七出之條?!?br />歐陽予倩 《孔雀東南飛》第六場:“這也是你丈夫無用:你又沒有犯什么七出之條,為什么他就聽信他母親的話,將你休了回來?”
國語辭典
七出[ qī chū ]
⒈ ?舊時七種休妻的條件。一為無子,二為淫佚,三為不事舅姑,四為口舌,五為盜竊,六為妒忌,七為惡疾。
引《喻世明言·卷一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「豈期過門之后,本婦多有過失,正合七出之條?!?/span>
德語Chilgeojiak (Rechtsw)?
七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|
出 | chū | 凵 | 5畫 | 基本字義 出(齣) chū(ㄔㄨ) ⒈ ?從里面到外面:出訪。初出茅廬。出籠。 ⒉ ?往外拿,支付:出力。出錢。出謀畫策。入不敷出。 ⒊ ?離開:出發(fā)。出軌。出嫁。 ⒋ ?產(chǎn)生,生長:出產(chǎn)。出品。出人才。 ⒌ ?發(fā)生:出事。 ⒍ ?顯露:出現(xiàn)。出名。 ⒎ ?超過:出色。出類拔萃(超出同類之上)。 ⒏ ?來到:出席。出勤。 ⒐ ?引文、典故來源于某處:出處( chù )。語出《孟子》。 ⒑ ?顯得量多:這米出飯。 ⒒ ?放在動詞后,表示趨向或效果: |
七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七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