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拯
- 拼音bāo zhěng
- 注音ㄅㄠ ㄓㄥ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包拯[ bāo zhěng ]
⒈ ?(999—1062) 北宋廬州合肥人,仁宗天圣年間進(jìn)士。曾任監(jiān)察御史、天章閣侍制、龍圖閣直學(xué)士,官至樞密副使。他為官清正,剛直不阿,執(zhí)法嚴(yán)峻,不徇私情,被舊的史書和小說渲染為少有的“清官”、“包青天”
英Bao Zheng;
國語辭典
包拯[ bāo zhěng ]
⒈ ?人名。(西元998~1061)?字希仁,宋合肥人。性剛直,歷官天章閣待制、龍圖閣直學(xué)士。知開封府,辦案嚴(yán)正,不避權(quán)貴,時(shí)人比其為「黃河清」。當(dāng)時(shí)京師流傳「關(guān)節(jié)不到,有閻羅包老」之語,為宋代有名的清官,卒謚孝肅。
英語Bao Zheng (999-1062)?, Northern Song official renowned for his honesty, modern day metaphor for an honest politician
德語Bao Qingtian (Eig, Pers, 999 - 1062)?
法語Bao Zheng
包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拯 | zhěng | 扌 | 9畫 | 基本字義 拯 zhěng(ㄓㄥˇ) ⒈ ?援救,救助:拯救。拯饑。拯弊(救正弊?。?。拯民于水火之中。 異體字 丞 承 抍 撜 氶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丞聲 English help, save, aid; lift, raise |
包 | bāo | 勹 | 5畫 | 基本字義 包 bāo(ㄅㄠ) ⒈ ?用紙、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:包裝。包餃子。 ⒉ ?包好了的東西:郵包。背( bèi )包。 ⒊ ?裝東西的袋:書包。皮包。 ⒋ ?容納在內(nèi),總括在一起:包括。包舉(總括)。包容。包涵。包羅萬象。無所不包。 ⒌ ?總攬,負(fù)全責(zé):包銷。包攬。 ⒍ ?保證:包賠。包在我身上。 ⒎ ?約定的,專用的:包飯。包工。 ⒏ ?圍:包圍。包剿。 ⒐ ?一種帶餡的蒸熟的面食:包子。糖包兒。 ⒑ ?身體上腫起的疙瘩:膿包。 |
包拯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包拯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