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蛇
- 拼音jīn shé
- 注音ㄐ一ㄣ ㄕㄜ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金蛇[ jīn shé ]
⒈ ?亦作“金虵”。
⒉ ?金制的蛇。
⒊ ?蛇類之一種。體色金黃,故稱。
⒋ ?比喻雷電之光。
引證解釋
⒈ ?金制的蛇。
引《隋書·后妃傳·宣華夫人陳氏》:“晉王 廣 之在藩也,陰有奪宗之計(jì),規(guī)為內(nèi)助,每致禮焉。進(jìn)金蛇、金駝等物,以取媚於 陳氏?!?br />清 徐昂發(fā) 《揚(yáng)州》詩:“辱井有魂悲玉樹,仙都無夢餉金虵。”
⒉ ?蛇類之一種。體色金黃,故稱。
引唐 劉恂 《嶺表錄異》卷下:“南土有金蛇,亦名蜴蛇……其蛇粗如大指,長一尺許,鱗甲上有金銀。解毒之功,不下吉利也?!?br />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鱗一·金蛇》﹝集解﹞引 蘇頌 曰:“金蛇生 賓州,澄州。大如中指,長尺許,常登木飲露,體作金色?!?/span>
⒊ ?比喻雷電之光。
引唐 顧云 《天威行》:“金蛇飛狀霍閃過,白日倒掛銀繩長。”
《劉知遠(yuǎn)諸宮調(diào)·知遠(yuǎn)別三娘太原投事》:“電光閃灼走金蛇,霹靂喧轟楇鐵皷?!?br />《人民文學(xué)》1977年第7期:“閃電撕裂厚重的烏云,金蛇亂竄?!?/span>
國語辭典
金蛇[ jīn shé ]
⒈ ?金色的蛇。
引《隋書·卷三六·后妃傳·宣華夫人陳氏傳》:「晉王廣之在蕃也,陰有奪宗之計(jì),規(guī)為內(nèi)助,每致禮焉。進(jìn)金蛇、金駝等物,以取媚于陳氏。」
明·李時(shí)珍《本草綱目·卷四三·鱗部·金蛇》:「集解:金蛇生賓州、澄州,大如中指,長尺許,常登木飲露,體作金色,照日有光。」
⒉ ?閃電光。
引唐·顧云〈天威行〉:「金蛇飛狀霍閃過,自日倒掛銀繩長?!?br />宋·陸游〈南?遇大風(fēng)雨〉詩:「千群鐵馬云屯野,百尺金蛇電掣空?!?/span>
金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蛇 | shé yí | 蟲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蛇 shé(ㄕㄜˊ) ⒈ ?爬行動(dòng)物,身體細(xì)長,體上有鱗,沒有四肢。種類很多,有的有毒,有的無毒。以蛙、鼠為食,大蛇亦吞食大的獸類:蛇蛻。蛇行。蛇蝎。蛇足(喻多余無用的事物)。畫蛇添足。 其他字義 蛇 yí(一ˊ) ⒈ ?〔委( wěi )蛇〕見“委2”。 異體字 它 虵 漢英互譯 snake、serpent 造字法 形聲:從蟲、它聲 English snake |
金 | jīn | 金 | 8畫 | 基本字義 金 jīn(ㄐ一ㄣ) ⒈ ?一種化學(xué)元素,符號Au,原子序數(shù)79,黃赤色,質(zhì)軟:黃金。金子。金筆。 ⒉ ?金一類的,具有光澤、延展性,容易傳熱和導(dǎo)電的固體的通稱(汞除外)。:金屬。五金(舊指金銀銅鐵錫)。合金(兩種或多種金屬混合而成的金屬)。金文(鑄或刻在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,舊稱“鐘鼎文”)。 ⒊ ?錢:現(xiàn)金?;?。揮金如土。 ⒋ ?指兵器或金屬制的樂器:金革(兵器甲鎧的總稱,引申指戰(zhàn)爭)。金聲(a.鉦聲;b. |
金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金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