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息
- 拼音yī xī
- 注音一 ㄒ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一息[ yī xī ]
⒈ ?一呼一吸。比喻極短的時(shí)間。暫停;稍歇。一口氣息。一個(gè)子嗣。猶一絲。
引證解釋
⒈ ?一呼一吸。比喻極短的時(shí)間。
引漢 王褒 《圣主得賢臣頌》:“追奔電,逐遺風(fēng),周流八極,萬里一息。”
晉 陸云 《歲暮賦》:“百年迅於分噓兮,千歲疾於一息?!?br />宋 陳亮 《勉強(qiáng)行道大有功》:“蓋人心之危,道心之微,出此入彼,間不容髮,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。”
《老殘游記》第十回:“一息工夫,只聽迴廊上格登格登,有許多腳步兒響,頃刻已經(jīng)到了面前?!?br />方光燾 《瘧疾》:“過了一息,她面上露著微笑,跑回房來?!?/span>
⒉ ?暫停;稍歇。
引《穀梁傳·昭公四年》:“慶封 曰:‘子一息,我亦且一言?!?br />南朝 梁 沉約 《麗人賦》:“中步檐而一息,順長廊而迴歸。”
⒊ ?一口氣息。
引《醒世恒言·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打起火來看時(shí),卻是十五六歲一個(gè)小廝,生得眉清目秀,渾身綁縛,微微止有一息?!?br />清 錢謙益 《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何士晉繼母吳氏加贈(zèng)淑人制》:“出遺孤於刀俎之中,再世而一息。”
巴金 《衷心感謝他》:“他的確是帶著年輕人的熱情堅(jiān)持在自己的崗位上,工作到最后一息,戰(zhàn)斗到最后一息的。”
⒋ ?一個(gè)子嗣。
引《晉書·良吏傳·鄧攸傳》:“吾弟早亡,唯有一息,理不可絶?!?br />《新唐書·張嘉貞傳》:“張嘉貞 晚一息 寶符,獨(dú)未官?!?/span>
⒌ ?猶一絲。
引聞一多 《晴朝》詩:“再?zèng)]有一息聲音--和平布滿了大自然。”
國語辭典
一息[ yī xí ]
⒈ ?一呼一吸,一口氣息。
引《論語·泰伯》:「死而后已。」
宋·朱熹·集注:「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謂遠(yuǎn)矣。」
⒉ ?一次呼吸之間。比喻短暫、片刻的時(shí)間。
引南朝宋·鮑照〈代東門行〉:「一息不相知,何況異鄉(xiāng)別。」
唐·劉禹錫〈桃源行〉:「翻然恐失鄉(xiāng)縣處,一息不肯桃源住?!?/span>
⒊ ?稍歇、暫停。
引《谷梁傳·昭公四年》:「慶封曰:『子一息,我亦且一言。』」
一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(dòng)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(fù)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(dāng)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息 | xī | 心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息 xī(ㄒ一) ⒈ ?呼吸時(shí)進(jìn)出的氣:鼻息。喘息。嘆息。窒息。瞬息萬變。 ⒉ ?停止,歇:休息。歇息。息怒。息兵。息事寧人。息止。平息。偃旗息鼓。 ⒊ ?繁殖,滋生:休養(yǎng)生息。滋息。 ⒋ ?音信:消息。信息。 ⒌ ?兒女:子息。 ⒍ ?利錢:息率( lǜ )。利息。月息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reath、cease、interest、news、rest 相關(guān)字詞 作 造字法 會(huì)意兼形聲 English rest, put stop to, end, cease |
一息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一息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