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莢
- 拼音zào jiá
- 注音ㄗㄠˋ ㄐ一ㄚˊ
- 繁體皂莢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皂莢[ zào jiá ]
⒈ ?亦作“皂莢”。
⒉ ?落葉喬木,枝干上有刺,開淡黃色花,結(jié)莢果。莢果富胰皂質(zhì),可去污垢。莢果、樹皮和刺均可入藥,有祛痰功能。也稱皂角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皁莢”。落葉喬木,枝干上有刺,開淡黃色花,結(jié)莢果。莢果富胰皂質(zhì),可去污垢。莢果、樹皮和刺均可入藥,有祛痰功能。也稱皂角。
引《南史·虞玩之傳》:“儉 方盥,投皁莢於地曰:‘卿鄉(xiāng)俗惡, 虞玩之 至死煩人?!?br />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二:“淮南 人藏鹽酒蟹,凡一器數(shù)十蟹,以皁莢半挺置其中,則可藏經(jīng)歲不沙。”
清 陳維崧 《剔銀燈·春景》詞:“小巷蘼蕪,斜街皂莢,都被雨酥煙膩。”
清 王士禛 《香祖筆記》卷十二:“宋 王文憲 家,以皂莢末置書中,以辟蠧?!?br />魯迅 《朝花夕拾·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:“不必說碧綠的菜畦,光滑的石井欄,高大的皂莢樹,紫紅的桑椹?!?/span>
國語辭典
皂莢[ zào jiá ]
⒈ ?植物名。豆科皂莢屬,落葉喬木。多刺,羽狀復(fù)葉,夏開黃色蝶形小花,結(jié)實成莢,長扁如刀,煎汁可洗濯衣服。其莢果及種子皆可作藥。分布于我國四川、河南、河北、山東等地。
皂莢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皂 | zào | 白 | 7畫 | 基本字義 皂 zào(ㄗㄠˋ) ⒈ ?黑色:皂靴。不分皂白(喻不問是非)。 ⒉ ?差役:皂隸(古代賤役,后專以稱衙門里的差役)。 異體字 皁 漢英互譯 black、soap 相關(guān)字詞 白 造字法 會意:從白、從七 English soap; black; menial servant |
莢 | jiá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莢(莢) jiá(ㄐ一ㄚˊ) ⒈ ?豆科植物的長形果實,亦指狹長無隔膜的其他草木的果實:豆莢。莢果。皂莢。 異體字 莢 漢英互譯 legumen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夾聲 English pods of leguminous plants; pods |
皂莢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皂莢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