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施
- 拼音xī shī
- 注音ㄒ一 ㄕ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西施[ xī shī ]
⒈ ?亦稱“西子”,春秋末年越國苧羅(今淅江諸暨南)人,為春秋時(shí)越王勾踐獻(xiàn)給吳王夫差的美女,后人用以代稱美女。
英Xi Shi,famous Chinese beauty in ancient China;
引證解釋
⒈ ?春秋 越 美女?;蚍Q 先施,別名 夷光,亦稱 西子。姓 施,春秋 末年 越國 苧羅 (今 浙江 諸暨 南)人。 越王 勾踐 敗于 會(huì)稽,范蠡 取 西施 獻(xiàn) 吳王 夫差,使其迷惑忘政。 越 遂亡 吳。后 西施 歸 范蠡,同泛五湖。事見《吳越春秋·勾踐陰謀外傳》。一說, 吳 亡后, 越 沉 西施 于江。
引《管子·小稱》:“毛嬙,西施,天下之美人也?!?br />唐 王維 《西施詠》:“艷色天下重, 西施 寧久微?!?/span>
⒉ ?泛稱美女。
引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廣陵遇孟九云卿》詩:“西施 且一笑,眾女安得妍。”
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捷報(bào)》:“無端 司馬 登綸閣,催促 西施 上釣船?!?br />清 黃遵憲 《九姓漁船曲》:“西施 一舸輕波軟,原是官船當(dāng) 娃館?!?/span>
國語辭典
西施[ xī shī ]
⒈ ?春秋越國美女。生卒年不詳。越國苧蘿(今浙江諸暨縣南)?人。本為浣紗女,適越王 句踐為吳所敗,欲獻(xiàn)美女以亂其政,乃令范蠡獻(xiàn)西施,吳王大悅,果迷惑忘政,后為 越所滅。見漢·趙曄《吳越春秋·句踐陰謀外傳》。
⒉ ?絕色美女的代稱。
引《荀子·正論》:「譬之是猶以人之情為欲富貴而不欲貨也,好美而惡西施也?!?/span>
⒊ ?比喻落花。
引唐·李商隱〈景陽井〉詩:「腸斷吳王宮外水,濁泥猶得葬西施?!?br />唐·韓偓〈哭花〉詩:「若是有情爭(zhēng)不哭,夜來風(fēng)雨葬西施。」
英語Xishi (c. 450 BC)?, famous Chinese beauty, foremost of the Four legendary beauties 四大美女[si4 da4 mei3 nu:3], given by King Gou Jian 勾踐|勾踐[Gou1 Jian4] of Yue as concubine to King of Wu as part of a successful plan to destroy Wu
德語Xi Shi (Eig, Pers)?
法語Xi Shi (beauté antique)?
西施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西 | xī | 覀 | 6畫 | 基本字義 西 xī(ㄒ一) ⒈ ?方向,太陽落下的一邊,與“東”相對(duì):西面。西曬。西域。西方。西席(舊時(shí)對(duì)幕友或家塾教師的敬稱。古代主位在東,賓位在西。亦稱“西賓”)。西宮(借指妃嬪)。 ⒉ ?事物的樣式或方法屬于西方的(多指歐美各國):西學(xué)。西畫。西餐。西醫(yī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棲 覀 ? 鹵 卥 漢英互譯 west、Western 相關(guān)字詞 中、東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st(ern); westward, occident |
施 | shī | 方 | 9畫 | 基本字義 施 shī(ㄕ) ⒈ ?實(shí)行:施工。施政。設(shè)施。施展。施教( jiào )。施為( wéi )。施威。實(shí)施。措施(辦法)。發(fā)號(hào)施令。 ⒉ ?用上,加工:施肥。施粉。 ⒊ ?給予:施禮。施診。施恩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apply、bestow、carry out、execute、grant、use 造字法 形聲:從方、人也聲 English grant, bestow; give; act; name |
西施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西施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