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珰
- 拼音ěr dāng
- 注音ㄦˇ ㄉㄤ
- 繁體耳璫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耳珰[ ěr dāng ]
⒈ ?婦女的耳飾。
⒉ ?卷耳、蒼耳子的別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婦女的耳飾。
引《后漢書·輿服志下》:“珥,耳璫垂珠也?!?br />《敦煌變文集·王昭君變文》:“衙官坐位刀離面,九姓行哀截耳璫?!?br />明 顧起元 《客座贅語·女飾》:“耳飾在婦人,大曰環(huán),小曰耳塞;在女曰墜,古之所謂耳璫也?!?/span>
⒉ ?卷耳、蒼耳子的別名。參閱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四·枲耳》。
引三國 吳 陸璣 《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》卷上:“卷耳……葉清白色,似胡荽,白華,細(xì)莖,蔓生,可煮為茹,滑而少味,四月中生子,正如婦人耳中璫,今或謂之耳璫草?!?br />《詩·周南·卷耳》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卷耳草,四月中生子,如婦人耳中璫,今或謂之耳璫?!?/span>
國語辭典
耳珰[ ěr dāng ]
⒈ ?耳朵上的飾物。也作「明珰」、「珥珰」。
引《續(xù)漢書志·第三〇·輿服志下》:「簪珥。珥,耳珰垂珠也?!?/span>
⒉ ?卷耳的別名。參見「卷耳」條。
耳珰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耳 | ěr | 耳 | 6畫 | 基本字義 耳 ěr(ㄦˇ) ⒈ ?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(通稱“耳朵”):耳背( bèi )。耳垂。耳鬢廝磨( mó )。耳穴。耳聰目明。耳濡目染。 ⒉ ?像耳朵的東西:木耳。銀耳。 ⒊ ?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:耳房。鼎耳。 ⒋ ?聽說:耳聞。耳軟。耳順(指年至六十,聽到別人的話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歲)。 ⒌ ?文言助詞,而已,罷了:想當(dāng)然耳。 ⒍ ?文言語氣詞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壯士不死則已,死即舉大名耳”。 漢英 |
珰 | dāng | 王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珰(璫) dāng(ㄉㄤ) ⒈ ?古代婦女戴在耳垂上的裝飾品。 ⒉ ?中國漢代武職宦官帽子的裝飾品,后借指宦官。 ⒊ ?屋椽頭的裝飾,即“瓦當(dāng)”。 異體字 璫 造字法 形聲:從王、當(dāng)聲 English pendant ornaments, earrings |
耳珰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耳珰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