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諦
- 拼音zhēn dì
- 注音ㄓㄣ ㄉ一ˋ
- 繁體真諦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真諦[ zhēn dì ]
⒈ ?真切的理論和精義;奧妙所在。
例要弄清其中的真諦實非易事。
英truth;
引證解釋
⒈ ?原為佛教語。與俗諦合稱為“二諦”。亦泛指最真實的意義或道理。
引南朝 齊 周颙 《重答張長史書》:“若謂探道家之跡,見其來一于佛者,則是真諦實義,沿文可見矣?!?br />唐 元稹 《大云寺》詩:“真諦成知別,迷心尚有云。”
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晝錦》:“想浮生矇昧,誰辨雄雌,問前生難解紅蓮真諦?!?br />呂澂 《中國佛學(xué)源流略講》第五講:“從真諦來看是空,從俗諦來看是有?!?br />魯迅 《華蓋集續(xù)編·小引》:“這里面所講的仍然并沒有宇宙的奧義和人生的真諦?!?/span>
國語辭典
真諦[ zhēn dì ]
⒈ ?真實的意義。
引明·陳汝元《金蓮記·第三六出》:「想浮生蒙昧,誰辨雄雌,問前生,難解紅蓮真諦?!?/span>
⒉ ?人名。南朝梁陳間高僧,本是西天竺優(yōu)襌尼國人,應(yīng)梁武帝的邀請,在大同元年(西 元 546年)?到達(dá)中國,后在廣州刺史歐陽頠父子的支持下專心譯經(jīng),譯有《大乘唯識論》一卷、《攝大乘論》三卷、《中邊分別論》二卷、《阿毗達(dá)磨俱舍釋論》二二卷等,其中尤以《攝大乘論》影響最大,是南朝攝論學(xué)的依據(jù),也是較有系統(tǒng)的介紹大乘瑜伽行派到中國的譯經(jīng)家。
⒊ ?佛教用語。二諦之一。意為最究竟的真實。但佛教四派對此有不同的定義:一、毗婆沙宗說,事物雖已破滅或經(jīng)理智分析后,心識依舊認(rèn)為它是存在的,是為真諦;二、經(jīng)部說,不待概念的賦予,其本身就已存在,而且經(jīng)得起理智觀察的事物,是為真諦;三、唯識宗說,觀察實質(zhì)的智慧所能覺察的對象,是為真諦;四、中觀宗說,在經(jīng)驗世界中主客二元對立的狀態(tài)已經(jīng)不存在,在這狀況下,直接現(xiàn)量所覺察的對象,是 為真諦,也就是空性。
引《阿毗達(dá)磨俱舍釋論·卷一六》:「若破無彼智,由智除余爾,俗諦如瓶水,異此名真諦。」
真諦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真 | zhēn | 目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真 zhēn(ㄓㄣ) ⒈ ?與客觀事實相符合,與“假”、“偽”相對:真誠。真諦。真摯。真心。逼真。認(rèn)真。真才實學(xué)。真知灼見。 ⒉ ?確實,的確:真好。真正。真切。 ⒊ ?清楚,顯明:看得真。咬字很真。 ⒋ ?本性,本原:純真。天真。 ⒌ ?人的肖像:傳( chuán )真。寫真。 ⒍ ?漢字的楷書:真字。真書。真草隸篆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眞 漢英互譯 clearly、indeed、really、verily 相關(guān)字詞 實、偽、假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real, actual, true, genuin |
諦 | dì | 讠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諦(諦) dì(ㄉ一ˋ) ⒈ ?仔細(xì):諦聽。諦視。諦觀。諦思。 ⒉ ?道理:真諦。妙諦。 異體字 諦 漢英互譯 attentively、carefully、meaning、significance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帝聲 English careful, attentive |
真諦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真諦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