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箋
- 拼音shī jiān
- 注音ㄕ ㄐ一ㄢ
- 繁體詩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詩箋[ shī jiān ]
⒈ ?見“詩箋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詩牋”。寫上詩的箋紙;供寫詩的箋紙。
引清 孔尚任 《再題東原草堂并謝留飯》詩:“花朵蕭疎簷不礙,詩牋狼籍壁難容。”
清 黃遵憲 《用寫經(jīng)齋體送葉損軒之申江》詩:“索和詩箋停玉版,判依文稿閣牙籤。”
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<北平箋譜>序》:“不久復(fù)廓其技于箋紙,才華蓬勃,筆簡意饒,且又顧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,而詩箋乃開一新境?!?/span>
⒉ ?本指 漢 鄭玄 為《毛詩》作的箋注。后泛指為詩集作的箋注。 宋 蔡夢弼 有《杜工部草堂詩箋》。
國語辭典
詩箋[ shī jiān ]
⒈ ?東漢鄭玄所作的毛詩箋。
⒉ ?用來寫詩的紙張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五一回》:「衙門內(nèi)搜出你的詩箋,上面一派阿諛的話頭,是你被他買囑了做的。」
詩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詩 | shī | 讠 | 8畫 | 基本字義 詩(詩) shī(ㄕ) ⒈ ?文學(xué)體裁的一種,通過有節(jié)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,抒發(fā)情感:詩歌。詩話(①評(píng)論詩人、詩歌、詩派以及記錄詩人議論、行事的著作;②古代說唱藝術(shù)的一種)。詩集。詩劇。詩篇。詩人。詩章。詩史。吟詩。 ⒉ ?中國古書名,《詩經(jīng)》的簡稱。 異體字 詩 漢英互譯 longs and shorts、poem、poesy、poetry、verse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寺聲 |
箋 | jiān | 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箋(箋) jiān(ㄐ一ㄢ) ⒈ ?注釋:箋注。 ⒉ ?小幅華貴的紙張,古時(shí)用以題詠或?qū)憰牛罕愎{。信箋。 ⒊ ?書信:箋札。箋牘。華箋。 ⒋ ?文體名,書札、奏記一類:箋奏。奏箋(多呈皇后、太子、諸王)。 異體字 箋 牋 椾 ? ? 漢英互譯 annotation、commentary、letter、writing paper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戔聲 English note, memo; stationery; comments |
詩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詩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