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九
- 拼音yáng jiǔ
- 注音一ㄤˊ ㄐ一ㄡˇ
- 繁體陽九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陽九[ yáng jiǔ ]
⒈ ?古代術(shù)數(shù)家的學說。其說有二:(1)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,初入元一百零六歲,內(nèi)有旱災九年,謂之“陽九”。其余尚有陰九、陰七、陽七、陰五、陽五、陰三、陽三等,陽為旱災,陰為水災。從入元至陽三,常歲四千五百六十年,災歲五十七年,共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,為一元之氣終。舉其平均數(shù)則每八十年有一災年?!稘h書·律歷志上》:“《易》九戹曰:初入元,百六,陽九;次三百七十四,陰九;次四百八十,陽九;次七百二十,陰七;次七百二十,陽七;次六百,陰五;次六百,陽五;次四百八十,陰三;次四百八十,陽三。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,與一元終。經(jīng)歲四千五百六十,災歲五十七?!?/p>
⒉ ?宋洪邁《容齋續(xù)筆·百六陽九》:“史傳稱百六陽九為厄會,以歷志考之,其名有八。初入元百六曰陽九,次曰陰九;又有陰七、陽七、陰五、陽五、陰三、陽三,皆謂之災歲。大率經(jīng)歲四千五百六十,而災歲五十七。以數(shù)計之,每及八十歲,則值其一。今人但知陽九之厄,云經(jīng)歲者,常歲也?!?2)太乙數(shù)。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“陽九”,以二百八十八年為一“百六”。宋張世南《游宦紀聞》卷七:“此外有所謂太乙數(shù),能知運祚災祥,刀兵水火,陰晴風雨……蓋太乙數(shù)中,??缄柧?,百六之數(shù)。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陽九,二百八十八年為一百六。陽九,奇數(shù)也,為陽數(shù)之窮。百六,偶數(shù)也,為陰數(shù)之窮。大抵歲運值之,終有厄會。洪文敏公《五筆》中,載陽九、百六之說,與此不同?!?/p>
⒊ ?道家稱天厄為陽九,地虧為百六。三千三百年為小陽九,小百六。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、大百六。
⒋ ?指災荒年景和厄運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術(shù)數(shù)家的學說。其說有二:(1)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,初入元一百零六歲,內(nèi)有旱災九年,謂之“陽九”。其余尚有陰九、陰七、陽七、陰五、陽五、陰三、陽三等,陽為旱災,陰為水災。從入元至陽三,常歲四千五百六十年,災歲五十七年,共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,為一元之氣終。舉其平均數(shù)則每八十年有一災年。
引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:“《易》九戹曰:初入元,百六,陽九;次三百七十四,陰九;次四百八十,陽九;次七百二十,陰七;次七百二十,陽七;次六百,陰五;次六百,陽五;次四百八十,陰三;次四百八十,陽三。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,與一元終。經(jīng)歲四千五百六十,災歲五十七?!?br />宋 洪邁 《容齋續(xù)筆·百六陽九》:“史傳稱百六陽九為厄會,以歷志考之,其名有八。初入元百六曰陽九,次曰陰九;又有陰七、陽七、陰五、陽五、陰三、陽三,皆謂之災歲。大率經(jīng)歲四千五百六十,而災歲五十七。以數(shù)計之,每及八十歲,則值其一。今人但知陽九之厄,云經(jīng)歲者,常歲也?!?br />(2)太乙數(shù)。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“陽九”,以二百八十八年為一“百六”。 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聞》卷七:“此外有所謂太乙數(shù),能知運祚災祥,刀兵水火,陰晴風雨……蓋太乙數(shù)中,??缄柧?,百六之數(shù)。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陽九,二百八十八年為一百六。陽九,奇數(shù)也,為陽數(shù)之窮。百六,偶數(shù)也,為陰數(shù)之窮。大抵歲運值之,終有厄會。 洪文敏 公《五筆》中,載陽九、百六之説,與此不同?!?/span>
⒉ ?道家稱天厄為陽九,地虧為百六。三千三百年為小陽九,小百六。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、大百六。參閱《靈寶天地運度經(jīng)》。
引唐 黃滔 《融結(jié)為河岳賦》:“則有龜負龍擎,文籍其陽九陰六; 共 觸 愚 移,傾缺其天樞地軸?!?/span>
⒊ ?指災荒年景和厄運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王仲宣誄》:“會遭陽九,炎光中矇。
引世祖 撥亂,爰建時雍?!?br />《舊唐書·代宗紀》:“而猶有 李靈耀 作梗, 田承嗣 負恩,命將出軍,勞師弊賦者,蓋陽九之未泰,豈君道之過歟!”
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問卜》:“中途自傷分鳳友,念他鄉(xiāng)戰(zhàn)骨誰收,奈何薄命遭陽九。”
清 錢謙益 《慈光寺》:“嗚呼!卅年來滄桑逼陽九?!?/span>
國語辭典
陽九[ yáng jiǔ ]
⒈ ?困厄的時運。
引《文選·江淹·雜體詩·劉太尉》:「皇晉遘陽九,天下橫雰霧?!?br />宋·文天祥〈正氣歌〉:「嗟予遘陽九,隸也實不力?!?/span>
陽九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陽 | yáng | 阝 | 6畫 | 基本字義 陽(陽) yáng(一ㄤˊ) ⒈ ?明亮。 ⒉ ?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(zhì)的兩大對立面之一,與“陰”相對:一陰一陽謂之道。陰陽二氣。圖形:?(U+268A)。 ⒊ ?指“太陽”:陽光。陽面。陽歷。向陽。夕陽。 ⒋ ?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(多用于地名):衡陽(在中國湖南省衡山之南)。洛陽(在中國河南省洛河之北)。 ⒌ ?溫暖:陽春。 ⒍ ?外露的,明顯的:陽溝。陽奉陰違。 ⒎ ?凸出的:陽文圖章。 ⒏ ?關(guān)于活人的:陽間(人世間 |
九 | jiǔ | 丿 | 2畫 | 基本字義 九 jiǔ(ㄐ一ㄡˇ) ⒈ ?數(shù)目,八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玖”代):九歸。 ⒉ ?泛指多次或多數(shù):九死一生。九霄云外。 異體字 玖 漢英互譯 nin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ine |
陽九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陽九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