識理
- 拼音shí lǐ
- 注音ㄕˊ ㄌ一ˇ
- 繁體識理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識理[ shí lǐ ]
⒈ ?辨認和理解。
引證解釋
⒈ ?辨認和理解。
引《宋史·王奭傳》:“明皇 之無道,亦無敢言者,及奔至 馬嵬,軍士已誅 楊國忠,請矯詔之罪,乃始諭以識理不明,寄任失所。”
識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識 | shí zhì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識(識) shí(ㄕˊ) ⒈ ?知道,認得,能辨別:識辨。識破。識相( xiàng )。識途老馬。 ⒉ ?所知道的道理:知識。常識。 ⒊ ?辨別是非的能力:見識。遠見卓識。 其他字義 識(識) zhì(ㄓˋ) ⒈ ?記?。翰┞剰娮R。 ⒉ ?標志,記號。 異體字 識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聲 |
理 | lǐ | 王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理 lǐ(ㄌ一ˇ) ⒈ ?物質本身的紋路、層次,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:心理。肌理。條理。事理。 ⒉ ?事物的規(guī)律,是非得失的標準,根據:理由。理性。理智。理論。理喻。理解。理想。道理。理直氣壯。 ⒊ ?自然科學,有時特指“物理學”:理科,數理化。理療。 ⒋ ?按事物本身的規(guī)律或依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加工、處置:理財。理事。管理。自理。修理。總理。 ⒌ ?對別人的言行作出反應:理睬。答理。 ⒍ ?古代指獄官、法官。 |
識理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識理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