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圣
- 拼音wǔ shèng
- 注音ㄨˇ ㄕㄥˋ
- 繁體五聖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圣[ wǔ shèng ]
⒈ ?五個圣人。指神農(nóng)、堯、舜、禹、湯。
⒉ ?五個圣人。指唐高祖、太宗、高宗、中宗、睿宗。
⒊ ?舊時江南一帶所奉之邪神。
引證解釋
⒈ ?五個圣人。指 神農(nóng)、堯、舜、禹、湯。
引《淮南子·修務(wù)訓(xùn)》:“若夫 神農(nóng) 堯 舜 禹 湯,可謂圣人乎?有論者必不能廢,以五圣觀之,則莫得無為明矣。”
⒉ ?五個圣人。指 唐高祖、太宗、高宗、中宗、睿宗。
引唐 杜甫 《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》詩:“五圣聯(lián)龍袞,千官列雁行?!?br />唐 康駢 《劇談錄·老君廟畫》:“壁有 吳道玄 畫五圣真容及 老子 化胡經(jīng)事。”
⒊ ?舊時 江 南一帶所奉之邪神。
引明 陸粲 《庚己編·說妖》:“吳 俗所奉妖神,號曰五圣,又曰五顯靈公,鄉(xiāng)中呼為‘五郎神’,蓋深山老魅山蕭木客之?dāng)?shù)也?!?br />清 鈕琇 《觚賸·奏毀淫祠》:“江 南家立尺五小廟祀之,俗稱五圣祠。是后日漸蕃衍,甚至樹頭花前,雞塒豕圈,小有萎殀,輒曰五圣為禍?!?/span>
五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(quán)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圣 | shèng | 土 | 5畫 | 基本字義 圣(聖) shèng(ㄕㄥˋ) ⒈ ?舊時稱所謂人格最高尚的、智慧最高超的人:圣人。圣哲。 ⒉ ?最崇高的,對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稱:神圣。圣潔。圣地。圣經(jīng)。 ⒊ ?封建時代美化帝王的說法:圣上。圣旨。圣明。 ⒋ ?稱學(xué)問、技術(shù)有特高成就的:圣手。棋圣。 異體字 聖 琞 漢英互譯 emperor、holy、sacred、sage、saint 造字法 原為形聲:從王、聲 English holy, sacred |
五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