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中
- 拼音yú zhōng
- 注音ㄩˊ ㄓㄨㄥ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榆中[ yú zhōng ]
⒈ ?指榆林塞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 榆林塞。
引《史記·趙世家》:“王略 中山 地,至 寧葭,西略胡地,至 榆中。”
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勝州 北河 北岸也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周赧王九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引 杜佑 曰:“即 秦 榆林塞。”
漢 枚乘 《上書重諫吳王》:“昔 秦 西舉胡戎之難,北備 榆中 之關(guān)。”
榆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中 | zhōng zhòng | 丨 | 4畫 | 基本字義 中 zhōng(ㄓㄨㄥ) ⒈ ?和四方、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:中心。當( dàng )中。中原。中華。 ⒉ ?在一定范圍內(nèi),里面:暗中。房中。中飽。 ⒊ ?性質(zhì)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:中輟(中途停止進行)。中等。中流砥柱。 ⒋ ?表示動作正在進行:在研究中。 ⒌ ?特指“中國”:中式。中文。 ⒍ ?適于,合于:中看。 其他字義 中 zhòng(ㄓㄨㄥˋ) ⒈ ?恰好合上:中選。中獎。中意(會意,滿意)。 ⒉ ?受到,遭受:中毒。中計。 ⒊ ?科 |
榆 | yú | 木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榆 yú(ㄩˊ) ⒈ ?落葉喬木,實扁圓,木材堅實,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:榆莢。榆錢兒(即“榆莢”,像小銅錢)。榆面(以榆皮磨制成粉,用為黏劑)。榆塞(古稱邊塞植榆,故稱邊塞為“榆塞”)。桑榆暮景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楡 崳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俞聲 English elm tree |
榆中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榆中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