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唄
- 拼音fàn bài
- 注音ㄈㄢˋ ㄅㄞˋ
- 繁體梵唄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梵唄[ fàn bài ]
⒈ ?佛教作法事時(shí)念誦經(jīng)文的聲音:空山梵唄。
引證解釋
⒈ ?佛教謂作法事時(shí)的歌詠贊頌之聲。參閱 唐 玄應(yīng) 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六。
引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經(jīng)師論》:“原夫梵唄之起,亦肇自 陳思。”
宋 陸游 《游臥龍寺》詩:“君不見 天童 徑山 金碧浮虛空,千衲梵唄層云中?!?br />清 納蘭性德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題西山秋爽圖》詞:“空山梵唄靜,水月影俱沉。”
朱自清 《看花》:“大殿上正做晚課,送來梵唄的聲音?!?/span>
國語辭典
梵唄[ fàn bài ]
⒈ ?在印度指歌詠法言,在中國則指唱頌短偈或歌贊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四一回》:「那鼓鈸梵唄之聲,不絕于耳?!?/span>
梵唄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梵 | fàn | 木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梵 fàn(ㄈㄢˋ) ⒈ ?關(guān)于古代印度的:梵語(印度古代的一種語言)。梵文(印度古代的文字)。 異體字 檒 芃 造字法 形聲:從林、凡聲 English Buddhist, Sanskrit |
唄 | bei bài | 口 | 7畫 | 基本字義 唄(唄) bei(˙ㄅㄟ) ⒈ ?助詞(①表示“罷了,不過如此”的意思,如“不懂就學(xué)唄”;②表示同意、命令等語氣,跟“吧”相近,如“去就去唄”)。 其他字義 唄(唄) bài(ㄅㄞˋ) ⒈ ?〔唄唱〕和尚誦經(jīng)。 ⒉ ?〔梵唄〕佛教徒念經(jīng)的聲音。 異體字 唄 ?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貝聲 |
梵唄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梵唄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