絲繩
- 拼音sī shéng
- 注音ㄙ ㄕㄥˊ
- 繁體絲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絲繩[ sī shéng ]
⒈ ?絲編之繩。
⒉ ?指釣絲。
引證解釋
⒈ ?絲編之繩。
引漢 辛延年 《羽林郎》詩:“就我求清酒,絲繩提玉壺?!?br />唐 白居易 《井底引銀瓶》詩:“井底引銀瓶,銀瓶欲上絲繩絶。”
《宋史·輿服志三》:“﹝冕﹞以金飾版?zhèn)?,以白玉珠為旒,貫之以五采絲繩。”
⒉ ?指釣絲。
引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八一回:“探春 把絲繩拋下,沒十來句話的工夫,就有一個(gè)楊葉竄兒,吞著鉤子,把漂兒墜下去?!?/span>
絲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絲 | sī | 一 | 5畫 | 基本字義 絲(絲) sī(ㄙ) ⒈ ?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,是織綢緞等的原料:蠶絲。絲綢。緙(kè)絲(中國(guó)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。亦作“刻絲”)。 ⒉ ?像絲的東西:鐵絲。菌絲。肉絲。游絲。 ⒊ ?計(jì)量單位名,10忽是1絲,10絲是1毫。 ⒋ ?表示極少或極小的量:一絲不差。 一絲笑容。 ⒌ ?綿長(zhǎng)的思緒或感情:情絲。愁絲。 ⒍ ?指弦樂器:絲竹(琴、瑟、簫、笛等樂器的總稱。竹指管樂器)。 異體字 絲 漢英互譯 a threadlike thing、silk、thread 造 |
繩 | shéng | 纟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繩(繩) shéng(ㄕㄥˊ) ⒈ ?用兩股以上的棉麻纖維或棕草等擰成的條狀物:繩子。繩索。纜繩。繩梯。繩操。繩伎(a.雜技中的走繩;b.舊時(shí)指走繩的女藝人)。繩鋸木斷(喻力量雖小,只要堅(jiān)持不懈,就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)。 ⒉ ?木工用的墨線,引申為標(biāo)準(zhǔn)、法則,又引申為按一定的標(biāo)準(zhǔn)去衡量、糾正:繩墨。準(zhǔn)繩。繩正。繩之以法。 ⒊ ?繼續(xù):“繩其祖武”(繼承祖先)。 ⒋ ?贊譽(yù):“繩息媯以語楚子”(“息媯”,人名)。 |
絲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絲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