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涎
- 拼音tán xián
- 注音ㄊㄢˊ ㄒ一ㄢ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痰涎[ tán xián ]
⒈ ?痰與口水。偏指痰。
引證解釋
⒈ ?痰與口水。偏指痰。
引宋 李綱 《論治盜賊》:“治盜賊者,如醫(yī)之治痰涎?!?br />明 張介賓 《景岳全書·論證》:“痰,即人之津液。無非水穀之所化,此痰亦既化之物,而非不化之屬也。但化得其正,則形體強、榮衛(wèi)充。而痰涎本皆血氣,若化失其正,則臟腑病、津液敗,而血氣即成痰涎。”
痰涎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涎 | xián | 氵 | 9畫 | 基本字義 涎 xián(ㄒ一ㄢˊ) ⒈ ?唾沫,口水:垂涎三尺。流涎。涎沫。 異體字 ? ? ? 湺 漢英互譯 saliva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延聲 English saliva |
痰 | tán | 疒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痰 tán(ㄊㄢˊ) ⒈ ?氣管、支氣管或肺泡黏膜分泌出來的黏液:痰喘。痰厥。痰盂。吐痰。 異體字 淡 漢英互譯 phlegm、sputum 造字法 形聲:從疒、炎聲 English phlegm, mucus, spittle |
痰涎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痰涎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