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鼉
- 拼音bái tuó
- 注音ㄅㄞˊ ㄊㄨㄛˊ
- 繁體白鼉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白鼉[ bái tuó ]
⒈ ?白色的鼉。
引證解釋
⒈ ?白色的鼉。 《晉書·五行志中》:“孫亮 初, 公安 有白鼉鳴。童謡曰:‘白鼉鳴,龜背平。
引南郡 城中可長生,守死不去義無成?!?br />唐 李賀 《黃家洞》詩:“山潭晚霧吟白鼉,竹蛇飛蠹射金沙。”
白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鼉 | tuó | 黽 | 20畫 | 基本字義 鼉(鼉) tuó(ㄊㄨㄛˊ) ⒈ ?爬行動物,吻短,體長二米多,背部、尾部均有鱗甲。穴居江河岸邊,皮可以蒙鼓。亦稱“揚(yáng)子鱷”、“鼉龍”、“豬婆龍”。 異體字 鼉 English large reptile, water lizard |
白 | bái | 白 | 5畫 | 基本字義 白 bái(ㄅㄞˊ) ⒈ ?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:白色。白米。 ⒉ ?明亮:白晝。白日做夢。 ⒊ ?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 ⒋ ?純潔:一生清白。白璧無瑕。 ⒌ ?空的,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 ⒍ ?沒有成就的,沒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說。 ⒎ ?沒有付出代價(jià)的:白吃白喝。 ⒏ ?陳述:自白。道白(亦稱“說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 ⒐ ?與文言相對:白話文。 ⒑ ?告語:告白(對公眾的通知)。 ⒒ ?喪事:紅白喜事(婚事和喪事)。 |
白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白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