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言
- 拼音chāng yán
- 注音ㄔㄤ 一ㄢ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昌言[ chāng yán ]
⒈ ?正當(dāng)?shù)难栽~,好話。
例禹拜昌言,曰:“俞?!卑鄮熣衤??!稌ご笥碇儭?/span>
英proper words;
⒉ ? 正直的、無所忌憚的話。
英straight talk;
引證解釋
⒈ ?善言;正當(dāng)?shù)难哉摗?/p>
引《書·皋陶謨》:“禹 拜昌言曰:‘俞!’”
孔穎達(dá) 疏:“禹 乃拜受其當(dāng)理之言?!?br />《漢書·王莽傳中》:“嘉新公 國師以符命為予四輔, 明德侯 劉龔、率禮侯 劉嘉 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,或獻(xiàn)天符,或貢昌言,或捕告反虜,厥功茂焉。”
顏師古 注:“昌,當(dāng)也?!?br />《舊唐書·方伎傳·葉法善》:“公以理國之法,數(shù)奏昌言?!?br />清 方文 《送左三山先生巡按浙江》詩之一:“緩步歸天仗,昌言悅圣衷?!?/span>
⒉ ?謂直言不諱。
引《后漢書·馬融傳》:“俾之昌言而宏議,軼越三家,馳騁五帝,悉覽休祥,總括羣瑞。”
唐 高適 《三君詠·狄梁公》:“昌言太后朝,潛運儲君策?!?br />宋 陳亮 《廷對策》:“十年之間,羣起而沮抑之,未能止其偏,去其偽,而天下之賢者先廢而不用,旁觀者亦為之發(fā)憤以昌言,則人心何繇而正乎!”
清 黃遵憲 《近世愛國志士歌》序:“識者深憂之,而未敢昌言也?!?br />章炳麟 《記印度西婆耆王紀(jì)念會事》:“印度 人不敢以反對 英國,經(jīng)畫獨立昌言于眾,而一寓其意于記念會?!?/span>
⒊ ?猶倡言,提倡。昌,通“倡”。
引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·中國滅亡論》:“於是嚮之高談革命、昌言勤王者,莫不感激欷歔。”
傖父 《清廷預(yù)備立憲》:“自甲午以至戊戌,變法之論雖甚盛,然尚未有昌言立憲者?!?/span>
國語辭典
昌言[ chāng yán ]
⒈ ?善言。
引《漢書·卷九九·王莽傳中》:「明德侯劉龔、率禮侯劉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,或獻(xiàn)天符,或貢昌言?!?br />《舊唐書·卷一九一·方技傳·葉法善傳》:「公以理國之法,數(shù)奏昌言?!?/span>
⒉ ?直言不諱。
引《后漢書·卷六〇上·馬融傳》:「俾之昌言而宏議,軼越三家,馳騁五帝,悉覽休祥,總括群瑞?!?/span>
昌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言 | yán | 言 | 7畫 | 基本字義 言 yán(一ㄢˊ) ⒈ ?講,說:言說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歡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 zhòng )(一說就說到點子上)。 ⒉ ?說的話:言論。言辭(亦作“言詞”)。語言。言語。言簡意賅。 ⒊ ?漢語的字:五言詩。七言絕句。洋洋萬言。 ⒋ ?語助詞,無義:言歸于好。“言告師氏,言告言歸”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? 訁 讠 漢英互譯 character、say、speech、talk、word 相關(guān)字詞 行 造字法 指事:表示言從舌出 English words, speech; speak, say |
昌 | chāng | 日 | 8畫 | 基本字義 昌 chāng(ㄔㄤ) ⒈ ?興盛:昌盛( shèng )。昌樂( lè )(興盛康樂)。昌明(興盛發(fā)達(dá))。昌隆。 ⒉ ?善,正當(dāng):昌言(美言,正當(dāng)?shù)脑挘?。昌言無忌(直言無隱)。 ⒊ ?古同“菖”,菖蒲。 ⒋ ?古同“猖”,兇猛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倡 唱 漢英互譯 prosperoud、flourishing 造字法 會意:從日、從曰 English light of sun; good, proper |
昌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昌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