識丁
- 拼音shí dīng
- 注音ㄕˊ ㄉ一ㄥ
- 繁體識丁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識丁[ shí dīng ]
⒈ ?《舊唐書·張弘靖傳》:“汝輩挽得兩石力弓,不如識一丁字。”后以“識丁”指識字。
引證解釋
⒈ ?一説“丁”乃“個”之形誤,因篆文“個”與“丁”相似,傳寫訛作“丁”。一説“丁”乃“個”之形誤,因篆文“個”與“丁”相似,傳寫訛作“丁”。
引《舊唐書·張弘靖傳》:“汝輩挽得兩石力弓,不如識一丁字?!?br />后以“識丁”指識字。 《元史·許有壬傳》:“或懵不能識丁矣。”
國語辭典
識丁[ shì dīng ]
⒈ ?語本比喻識字。
引《舊唐書·卷一二九·張延賞傳》:「今天下無事,汝輩挽兩石力弓,不如識一丁字?!?br />《元史·卷一八二·許有壬傳》:「若曰惟德行之擇,其名固佳,恐皆厚貌深情,專意外飾,或懵不能識丁矣?!?/span>
識丁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識 | shí zhì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識(識) shí(ㄕˊ) ⒈ ?知道,認(rèn)得,能辨別:識辨。識破。識相( xiàng )。識途老馬。 ⒉ ?所知道的道理:知識。常識。 ⒊ ?辨別是非的能力:見識。遠(yuǎn)見卓識。 其他字義 識(識) zhì(ㄓˋ) ⒈ ?記住:博聞強(qiáng)識。 ⒉ ?標(biāo)志,記號。 異體字 識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聲 |
丁 | dīng zhēng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丁 dīng(ㄉ一ㄥ) ⒈ ?天干的第四位,用于作順序第四的代稱:丁是丁,卯是卯。 ⒉ ?成年男子。 ⒊ ?人口。 ⒋ ?從事某種勞動的人:園丁。 其他字義 丁 zhēng(ㄓㄥ) ⒈ ?〔丁丁〕象聲詞,形容伐木、下棋、彈琴的聲音。 異體字 釘 漢英互譯 man、population、four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ale adult; robust, vigorous; 4th heavenly stem |
識丁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識丁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