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相
- 拼音gǔ xiāng
- 注音ㄍㄨˇ ㄒ一ㄤ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骨相[ gǔ xiāng ]
⒈ ?指人或動物的骨骼、形體、相貌。
⒉ ?指花木枝干的姿態(tài)。
⒊ ?內(nèi)里;實質(zhì)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人或動物的骨骼、形體、相貌。
引唐 韓愈 《韶州留別張端公使君》詩:“久欽 江總 文才妙,自嘆 虞翻 骨相屯。”
清 黃遵憲 《度遼將軍歌》:“人言骨相應(yīng)封侯,恨不遇時逢一戰(zhàn)?!?/span>
⒉ ?指花木枝干的姿態(tài)。
引宋 楊萬里 《芭蕉》詩:“骨相玲瓏透入窗,花頭倒掛紫荷香?!?br />茅盾 《櫻花》:“它沒有梧桐那樣的癩皮,也不是桃樹的骨相,自然不是楓--因為楓葉照眼紅的時候,它已經(jīng)零落了?!?/span>
⒊ ?內(nèi)里;實質(zhì)。
引《醒世恒言·兩縣令競義婚孤女》:“常言道:佛是金裝,人是衣裝。世人眼孔淺的多,只有皮相,沒有骨相?!?/span>
國語辭典
骨相[ gǔ xiang ]
⒈ ?人的體格和相貌。
引《北史·卷七七·趙綽傳》:「朕于卿無所愛惜,但卿骨相不當(dāng)貴耳?!?/span>
骨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相 | xiāng xiàng | 目 | 9畫 | 基本字義 相 xiāng(ㄒ一ㄤ) ⒈ ?交互,行為動作由雙方來:互相。相等。相同。相識。相傳( chuán )。相符。相繼。相間( jiàn )。相形見絀。相得益彰(兩者互相配合,更加顯出雙方的長處)。 ⒉ ?動作由一方來而有一定對象的:相信。相煩。相問。 ⒊ ?親自看(是否中意):相親。相中( zhòng )。 ⒋ ?姓。 其他字義 相 xiàng(ㄒ一ㄤˋ) ⒈ ?容貌,樣子:相貌。照相。兇相??蓱z相。 ⒉ ?物體的外觀:月相。金相。 ⒊ ?察看,判斷:相面。 |
骨 | gǔ gū | 骨 | 9畫 | 基本字義 骨 gǔ(ㄍㄨˇ) ⒈ ?人和脊椎動物體內(nèi)支持身體、保護內(nèi)臟的堅硬組織:骨頭。骨骼(全身骨頭的總稱)。骨節(jié)。骨肉(a.指最親近的有血統(tǒng)關(guān)系的人,亦稱“骨血”;b.喻緊密相連,不可分割的關(guān)系)。骨干( gàn )。 ⒉ ?像骨的東西(指支撐物體的骨架):傘骨。扇骨。 ⒊ ?指文學(xué)作品的理論和筆力:骨力(a.雄健的筆力;b.剛強不屈的氣概)。風(fēng)骨(古典文藝理論術(shù)語,指文章的藝術(shù)風(fēng)格,亦指作品的風(fēng)神骨髓)。 ⒋ ?指人 |
骨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骨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