擿語
- 拼音tī yǔ
- 注音ㄊ一 ㄩˇ
- 繁體擿語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擿語[ tī yǔ ]
⒈ ?密告。
引證解釋
⒈ ?密告。
引《新唐書·德王裕傳》:“帝遷 洛,它日謂 蔣玄暉 曰:‘ 德王,朕愛子, 全忠 奈何欲殺之?’…… 玄暉 即擿語 全忠,全忠 恚?!?br />《新唐書·裴行儉傳》:“高宗 將立 武昭儀,行儉 以為國家憂從此始,與 長孫無忌、禇遂良 祕議。大理 袁公瑜 擿語昭儀母,左除 西州 都督府長史?!?/span>
擿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語 | yǔ yù | 讠 | 9畫 | 基本字義 語(語) yǔ(ㄩˇ) ⒈ ?話:語言。漢語。英語。語錄。語匯。語重心長。 ⒉ ?指“諺語”或“古語”:語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”。 ⒊ ?代替語言的動作:手語。旗語。 ⒋ ?說:細(xì)語。低語。 其他字義 語(語) yù(ㄩˋ) ⒈ ?告訴:不以語人。 異體字 語 漢英互譯 Punjabi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吾聲 English language, words; saying, expression |
擿 | tī zhì zhāi | 扌 | 17畫 | 基本字義 擿 tī(ㄊ一) ⒈ ?挑出:“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,彈射飛鳥。” ⒉ ?挑剔;指摘:“伏聞諸典校擿抉細(xì)微,吹毛求瑕?!?⒊ ?指使:“衛(wèi)將軍(王)商密擿永令發(fā)去?!?⒋ ?揭發(fā):發(fā)奸擿伏(揭露隱秘罪惡)。 ⒌ ?搜索。 ⒍ ?探。 ⒎ ?剖開;分。 ⒏ ?捶。 其他字義 擿 zhì(ㄓˋ) ⒈ ?搔,撓。 ⒉ ?搔頭,即簪子:“簪以玳瑁為擿?!?⒊ ?古同“擲”,投擲:“擿玉毀珠?!?其他字義 擿 zhāi(ㄓㄞ) ⒈ ?古同“摘”:“綠桑擿 |
擿語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擿語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