旗識
- 拼音qí shí
- 注音ㄑ一ˊ ㄕˊ
- 繁體旗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旗識[ qí shí ]
⒈ ?同“旗幟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同“旗幟”。參見“旗幟”。
引章炳麟 《別錄》:“夫如是,則改正朔、易服色、異官號、變旗識,足以盡革命之能事矣?!?/span>
旗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識 | shí zhì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識(識) shí(ㄕˊ) ⒈ ?知道,認得,能辨別:識辨。識破。識相( xiàng )。識途老馬。 ⒉ ?所知道的道理:知識。常識。 ⒊ ?辨別是非的能力:見識。遠見卓識。 其他字義 識(識) zhì(ㄓˋ) ⒈ ?記住:博聞強識。 ⒉ ?標志,記號。 異體字 識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聲 |
旗 | qí | 方 | 14畫 | 基本字義 旗 qí(ㄑ一ˊ) ⒈ ?用布、紙、綢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標識,多是長方形或方形:旗子。旗幟。旗號。旗艦。旗手。 ⒉ ?中國清代滿族的軍隊編制和戶口編制(共分八旗,后又建立蒙古八旗,漢軍八旗),特指屬于滿族的:旗人(滿族人)。旗籍。旗袍。 ⒊ ?中國內蒙古自治區(qū)的行政區(qū)劃,相當于縣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flag、banner、standard 造字法 形聲:從方、其聲 English banner, flag, streamer |
旗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旗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