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識
- 拼音wéi shí
- 注音ㄨㄟˊ ㄕˊ
- 繁體唯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唯識[ wéi shí ]
⒈ ?佛教語。謂一切事物皆為人的耳、目、口、鼻、身、意、神識、靈性等八識所變現(xiàn),沒有心外之物。
引證解釋
⒈ ?佛教語。謂一切事物皆為人的耳、目、口、鼻、身、意、神識、靈性等八識所變現(xiàn),沒有心外之物。參閱《成唯識論》。
引《楞嚴(yán)經(jīng)》卷五:“我以諦觀十方唯識,識心圓明,入圓成實(shí)?!?br />魯迅 《兩地書·致許廣平六十》:“太虛 倒并不專講佛事,常論世俗事情,而作陪之教員們,偏好問他佛法,什么‘唯識’呀,‘涅槃’哪?!?/span>
國語辭典
唯識[ wéi shì ]
⒈ ?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張。謂外境只是心識所變現(xiàn)的,沒有客觀的對象和外境,只有心識。
引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·卷下》:「覆思獨(dú)善傷大士行,唯識所變,何非凈方?!?/span>
⒉ ?佛教典籍。二十唯識論的略稱。
引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·卷下》:「自念教檢未窺,難辨真?zhèn)?,即往東魏,聽覽唯識?!?/span>
唯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唯 | wéi | 口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唯 wéi(ㄨㄟˊ) ⒈ ?義同“惟”:唯物論。唯心論。唯物史觀。唯心史觀。唯理論。唯名論。 ⒉ ?答應(yīng)的聲音:唯唯(a.謙卑的應(yīng)答聲;b.魚相隨而行的樣子,如“其魚唯唯”)。唯唯諾諾。唯唯否否。 異體字 惟 漢英互譯 alone、only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隹聲 English only; yes |
識 | shí zhì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識(識) shí(ㄕˊ) ⒈ ?知道,認(rèn)得,能辨別:識辨。識破。識相( xiàng )。識途老馬。 ⒉ ?所知道的道理:知識。常識。 ⒊ ?辨別是非的能力:見識。遠(yuǎn)見卓識。 其他字義 識(識) zhì(ㄓˋ) ⒈ ?記?。翰┞剰?qiáng)識。 ⒉ ?標(biāo)志,記號。 異體字 識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聲 |
唯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唯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