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諱
- 拼音guó huì
- 注音ㄍㄨㄛˊ ㄏㄨㄟˋ
- 繁體國諱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國諱[ guó huì ]
⒈ ?猶國喪。
⒉ ?指皇帝的名諱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國喪。
引《宋書·蕭思話傳》:“下官近在 歷下,始奉國諱……奉被今教,果出慮表,重增哀惋,不能自勝。”
《南齊書·禮志上》:“且 晉武 之崩,又其學(xué)猶存,斯皆先代不以國諱而廢學(xué)之明文也?!?br />《陳書·儒林傳·沉文阿》:“今國諱之日,雖抑哀於璽紱之重,猶未序於君臣之儀?!?/span>
⒉ ?指皇帝的名諱。 《隸釋·石經(jīng)論語殘碑》:“漢 人作文,不避國諱。參見“避諱”。
引威宗 諱 志,順帝 諱 保,石經(jīng)皆臨文不易?!?/span>
國語辭典
國諱[ guó huì ]
⒈ ?規(guī)避國君的名諱。專制時代,臨文書寫遇有皇帝的名字,每每有所避諱,有時缺筆,有時則以他字代替。也作「公諱」。
國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諱 | huì | 讠 | 6畫 | 基本字義 諱(諱) huì(ㄏㄨㄟˋ) ⒈ ?避忌,有顧忌不敢說或不愿說:諱言。諱匿。諱飾。忌諱。隱諱。直言不諱。諱疾忌醫(yī)。 ⒉ ?古時稱死去的皇帝或尊長的名字:名諱。 異體字 諱 漢英互譯 avoid as taboo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韋聲 English conceal; shun; regard as taboo |
國 | guó | 囗 | 8畫 | 基本字義 國(國) guó(ㄍㄨㄛˊ) ⒈ ?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權(quán)的政體(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):國家。國土。國體(a.國家的性質(zhì);b.國家的體面)。國號。國度(指國家)。國策。國情。國法。國力。國防。國威。國寶(a.國家的寶物;b.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(xiàn)的人)。國格。國魂。國是(國家大計(jì),如“共商國國”)。 ⒉ ?特指中國的:國產(chǎn)。國貨。國粹。國樂( yuè ㄩㄝˋ )。國藥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國 囯 囶 囻 圀 ? ? 漢英互譯 |
國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國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