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氐
- 拼音dà dī
- 注音ㄉㄚˋ ㄉ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大氐[ dà dī ]
⒈ ?大抵;大都。
引證解釋
⒈ ?大抵;大都。
引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自 關(guān) 以東,大氐盡畔 秦 吏應(yīng)諸侯,諸侯咸率其眾西鄉(xiāng)?!?br />《漢書·食貨志下》:“天下大氐無慮皆鑄金錢矣?!?br />顏師古 注:“氐,讀曰抵。抵,歸也。大歸猶言大凡也?!?br />宋 洪皓 《松漠紀(jì)聞》卷上:“婦人皆悍妬,大氐與他姓相結(jié)為十姊妹?!?br />《明史·楊鎬傳》:“鎬 未至,先奏陳十事……大氐皆茍且之事?!?br />章炳麟 《五無論》:“及設(shè)議院,而選充議士者,大氐出於豪家,名為人民代表,其實依附政黨。”
大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氐 | dī dǐ | 氏 | 5畫 | 基本字義 氐 dī(ㄉ一) ⒈ ?中國古代民族,居住在今西北一帶,東晉時建立過前秦、后涼。 ⒉ ?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其他字義 氐 dǐ(ㄉ一ˇ) ⒈ ?根本。 異體字 低 抵 柢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name of an ancient tribe |
大 | dà dài tài | 大 | 3畫 | 基本字義 大 dà(ㄉㄚˋ) ⒈ ?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(shù)量、強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,與“小”相對:大廳。大政。大氣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 ⒉ ?指大小的對比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。 ⒊ ?規(guī)模廣,程度深,性質(zhì)重要:大局。大眾。 ⒋ ?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淺或次數(shù)少:不大高興。 ⒌ ?年長,排行第一:老大。 ⒍ ?敬辭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筆。 ⒎ ?時間更遠:大前年。 ⒏ ?〔大夫〕古代官職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 |
大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大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