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族
- 拼音fān zú
- 注音ㄈㄢ ㄗ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番族[ fān zú ]
⒈ ?舊稱少數(shù)民族?!缎彤嬜V·胡瓌》載五代胡瓌有《番族牧馬圖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舊稱少數(shù)民族。 《宣和畫譜·胡瓌》載 五代 胡瓌 有《番族牧馬圖》。
引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臺灣府屬渡口考》:“﹝ 鷄籠 ﹞山中番族百四十有奇,人無姓,依婦以居,山田植薯芋甘庶。”
番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族 | zú | 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族 zú(ㄗㄨˊ) ⒈ ?親屬,泛指同姓之親:族規(guī)。族長。家族。 ⒉ ?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征的人群:種族。 ⒊ ?指在歷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穩(wěn)定共同體,他們有共同的語言、經(jīng)濟生活以及表現(xiàn)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質(zhì):民族。 ⒋ ?聚居而有血統(tǒng)關(guān)系的人群的統(tǒng)稱:宗族。氏族。部族。 ⒌ ?事物有共同屬性的一大類:芳香族。 ⒍ ?封建時代的一種殘酷刑罰,一人有罪,把全家或包括母親、妻家的人都?xì)⑺溃鹤鍦纭?⒎ ?聚合,集中:云 |
番 | fān pān | 田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番 fān(ㄈㄢ) ⒈ ?遍數(shù),次,回:三番五次。 ⒉ ?輪流更代:輪番。更( gēng )番。 ⒊ ?稱外國的或外族的:番邦。番茄。番薯。 ⒋ ?倍:產(chǎn)量翻了二番。 其他字義 番 pān(ㄆㄢ) ⒈ ?〔番禺〕地名,在中國廣東省。 異體字 潘 畨 蕃 蹯 鄱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 take turns; a turn, a time; to repeat |
番族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番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