氤氳
- 拼音yīn yūn
- 注音一ㄣ ㄩㄣ
- 繁體氤氳
- 詞性形容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氤氳[ yīn yūn ]
⒈ ?煙氣、煙云彌漫的樣子;氣或光混合動蕩的樣子。
例靈山多秀色,空水共氤氳?!啤埦琵g《湖口望廬山瀑布泉》
云煙氤氳。
英dense mist;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指陰陽二氣交會和合之狀。
引《白虎通·嫁娶》引《易》:“天地氤氳,萬物化淳。”
按,今本《易·繫辭下》作“絪緼”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勸進梁元帝表》:“自氤氳混沌之世, 驪連、栗陸 之君,卦起龍圖,文因鳥跡?!?br />《舊唐書·李義府傳》:“邃初冥昧,元氣氤氳。”
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賈相壽詞》:“聽萬物氤氳,從來形色,每向靜中覷。”
清 龔自珍 《辨仙行》:“仙者乃非 松喬 倫,亦無英魄與烈魂;彼但墮落鬼與神,太乙主宰先氤氳?!?/span>
⒉ ?迷茫貌;彌漫貌。
引三國 魏 曹植 《九華扇賦》:“效虬龍之蜿蟬,法虹霓之氤氳?!?br />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沮水》:“漢武帝 獲寳鼎於 汾 陰,將薦之 甘泉。鼎至 中山,氤氳有黃云蓋焉?!?br />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三折:“又不是輕云薄霧,都只是香煙人氣,兩般兒氤氳得不分明。”
《孽?;ā返谝换兀骸暗X春光澹宕,香氣氤氳,一陣陣從簾縫里透出來?!?br />朱自清 《冬天》:“﹝洋爐子﹞太高了,父親得常常站起來,微微地仰著臉,覷著眼睛,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,夾起豆腐,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。”
⒊ ?指彌漫的煙氣。
引曹禺 《日出》第一幕:“﹝ 陳白露 ﹞自己很熟練地燃上香煙,悠悠然吐出淡藍色的氤氳?!?/span>
⒋ ?濃烈的氣味。多指香氣。
引南朝 梁 沉約 《芳樹》詩:“氤氳非一香,參差多異色。”
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器玩·椅杌》:“焚此香也,自下而升者,能使氤氳透骨?!?br />郭沫若 《孟夫子出妻》:“因為她所留下的氤氳在她走了之后卻專門在他的嗅覺上作用起來?!?/span>
國語辭典
氤氳[ yīn yūn ]
⒈ ?古時指陰陽二氣交會和合的樣子。
引南朝陳·徐陵〈勸進梁元帝表〉:「自氤氳混沌之世,驪連、栗陸之君,卦起龍圖?!?/span>
⒉ ?煙云彌漫的樣子。
引《聊齋志異·卷一·畫皮》:「少懈,則氣氤氳自縫中出?!?/span>
⒊ ?形容香氣不絕。
引南朝梁·沈約〈芳樹〉詩:「氤氳非一香,參差多異色?!?br />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卷一〇·器玩部·椅杌》:「焚此香也,自下而升者,能使氤氳透骨。」
氤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氳 | yūn | 氣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氳 yūn(ㄩㄣ) ⒈ ?〔氤氳〕見“氤”。 異體字 氳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life giving influences of nature; spirit of harmony; prosperity |
氤 | yīn | 氣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氤 yīn(一ㄣ) ⒈ ?〔氤氳〕a.煙云彌漫,如“靈山多秀色,空水共氤氤”;b.中國哲學術語,指萬物由相互作用而變化生長,如“天地氤氤,萬物化醇”。 異體字 絪 造字法 形聲:從氣、因聲 English hanging fog, misty |
氤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氤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