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地
- 拼音qī dì
- 注音ㄑ一 ㄉ一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七地[ qī dì ]
⒈ ?佛教語。即遠行地。菩薩十地之七。在此階位,菩薩遠離三界生死煩惱,成就方便智慧,證得無相空寂。亦稱已作地。相當于小乘羅漢果的階位。見《大智度論》卷七五。《華嚴經(jīng)·十地品》:“菩薩摩訶薩修此妙行,如是方便慧現(xiàn)前故,名為入七地……深智慧定心,具行六地巳;一時生方便,智慧入七地?!?/p>
引證解釋
⒈ ?佛教語。即遠行地。菩薩十地之七。在此階位,菩薩遠離三界生死煩惱,成就方便智慧,證得無相空寂。亦稱已作地。相當于小乘羅漢果的階位。見《大智度論》卷七五。參見“十地”。
引《華嚴經(jīng)·十地品》:“菩薩摩訶薩修此妙行,如是方便慧現(xiàn)前故,名為入七地……深智慧定心,具行六地巳;一時生方便,智慧入七地?!?br />隋 慧遠 《大乘義章》卷十四:“此從二地乃至七地,修道剪障,名斷煩惱。”
湯用彤 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七章:“謂七地始得無生,是時已悟理。但至于十地,金剛心現(xiàn),乃證體而作佛?!?/span>
七地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|
地 | dì de | 土 | 6畫 | 基本字義 地 dì(ㄉ一ˋ) ⒈ ?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:地球(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說。 ⒉ ?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質(zhì)。地殼。 ⒊ ?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陸地。地下。 ⒋ ?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 ⒌ ?地球上的一個區(qū)域:地區(qū)。此地。 ⒍ ?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 ⒎ ?所在空間或區(qū)域的部位:地點。目的地。 ⒏ ?人在社會關(guān)系中所處的位置:易地以處。 ⒐ ?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(lǐng)域 |
七地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七地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