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夏
- 拼音zhū xià
- 注音ㄓㄨ ㄒ一ㄚˋ
- 繁體諸夏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諸夏[ zhū xià ]
⒈ ?周代分封的中原各個(gè)諸侯國。泛指中原地區(qū)。
⒉ ?指中國。
引證解釋
⒈ ?周 代分封的中原各個(gè)諸侯國。泛指中原地區(qū)。
引《左傳·閔公元年》:“諸夏親暱,不可棄也?!?br />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觀德》:“滅國十五有餘,獨(dú)先諸夏, 魯 晉 俱諸夏也?!?/span>
⒉ ?指 中國。
引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音韻》:“瞿曇 之書,能入諸夏,而 宣尼 之書,不能至 跋提河 者,以聲音之道障閡耳?!?br />郭沫若 《歸去來·由日本回來了》:“欣將殘骨埋諸夏,哭吐精誠賦此詩?!?/span>
國語辭典
諸夏[ zhū xià ]
⒈ ?古代對(duì)中國的泛稱。封建時(shí)代,天子之下,諸侯國很多,故稱為「諸夏」。
引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一年》:「以服事諸夏?!?br />《論語·八佾》:「夷狄之有君,不如諸夏之亡也?!?/span>
諸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諸 | zhū | 讠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諸(諸) zhū(ㄓㄨ) ⒈ ?眾,許多:諸位。諸君。諸侯。 ⒉ ?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投諸渤海之尾。 ⒊ ?猶“之”:“能事諸乎?”。 ⒋ ?猶“于”:“宋人事資章甫適諸越”。 ⒌ ?語助,無實(shí)在意義:“日居月諸,照臨下土”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諸 漢英互譯 all、various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者聲 English various, all, these; surname |
夏 | xià | 夂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夏 xià(ㄒ一ㄚˋ) ⒈ ?一年的第二季:夏季。夏天。夏令。夏播。夏熟。夏糧。 ⒉ ?中國朝代名:夏代。夏歷。 ⒊ ?指中國:華夏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昰 廈 夓 漢英互譯 summer 相關(guān)字詞 冬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頁、從臼、從攵 English summer; great, grand, big |
諸夏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諸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