貞觀
- 拼音zhēn guān
- 注音ㄓㄣ ㄍㄨㄢ
- 繁體貞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貞觀[ zhēn guàn ]
⒈ ?謂以正道示人。貞,正,常。觀,示。
⒉ ?指正大的道理。
⒊ ?澄清天下,恢宏正道。
⒋ ?指澄清天下,恢宏正道的職責(zé)。
⒌ ?正可觀賞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以正道示人。貞,正,常。觀,示。
引《易·繫辭下》:“天地之道,貞觀者也?!?br />韓康伯 注:“天地萬物莫不保其貞以全其用也?!?br />孔穎達(dá) 疏:“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,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。”
陳夢(mèng)雷 淺述:“觀,示也。天地常垂象以示人,故曰貞觀。”
晉 陸機(jī) 《演連珠》之二五:“臣聞?dòng)氶湶匦?,不為巧密;倚智隱情,不足自匿。是以重光發(fā)藻,尋虛捕景;大人貞觀,探心昭忒?!?br />晉 陸云 《歲暮賦》:“於是 顓頊 御時(shí), 玄冥 統(tǒng)官,天廟既定,日月貞觀?!?/span>
⒉ ?指正大的道理。
引《文選·班固<幽通賦>》:“朝貞觀而夕化兮,猶諠己而遺形。”
李善 注引 張晏 曰:“言朝聞大道而夕死可也?!?br />北周 道安 《二教論·歸宗顯本》:“余聞善齊天下者,以不齊而齊天下者也。何須夷岳實(shí)淵,然后方平,續(xù)鳧截鶴,於焉始等:此蓋狷夫之野議,豈達(dá)士之貞觀?!?/span>
⒊ ?澄清天下,恢宏正道。
引《后漢書·黨錮傳·李膺》:“以為天子當(dāng)貞觀二五,利見大人,不謂夷之初旦,明而未融,虹蜺揚(yáng)煇,棄和取同?!?br />唐 李華 《含元殿賦》:“王臨於朝,天地貞觀。”
⒋ ?指澄清天下,恢宏正道的職責(zé)。
引章炳麟 《與龔未生書》:“然曩時(shí)所以不去者,亦慕 宋 賢 程伯淳 言:‘一命之士,必思有以濟(jì)物。’況僕身當(dāng)貞觀,豈敢忘百姓之憂。”
⒌ ?正可觀賞。
國(guó)語辭典
貞觀[ zhēn guàn ]
⒈ ?唐朝太宗的年號(hào)(西元627~649)?。
⒉ ?宋朝西夏崇宗的年號(hào)(西元1102~1114)?。
貞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貞 | zhēn | 貝 | 6畫 | 基本字義 貞(貞) zhēn(ㄓㄣ) ⒈ ?堅(jiān)定,有節(jié)操:忠貞不渝。堅(jiān)貞不屈。貞節(jié)。貞士(忠貞之士)。 ⒉ ?舊禮教中束縛女子的一種道德觀念,指婦女不改嫁等:貞女。貞烈。貞操(同“貞節(jié)”)。貞淑。 ⒊ ?占,卜,問卦:貞卜。 ⒋ ?古同“楨”,楨干( gàn )。 異體字 貞 漢英互譯 chastity、faithful、loyal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卜、從貝 |
觀 | guān guàn | 見 | 6畫 | 基本字義 觀(觀) guān(ㄍㄨㄢ) ⒈ ?看,察看:觀看。觀止(贊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,無以復(fù)加)。觀風(fēng)(a.暗中察看動(dòng)靜,以定行止;b.觀察民間風(fēng)俗習(xí)慣,生活狀態(tài))。觀陣。觀賞。觀察。觀感。參觀。 ⒉ ?看到的景象或樣子:觀瞻(a.事物的外觀、景象及其留給人們的印象;b.注視,瞻望)。大觀。奇觀。 ⒊ ?對(duì)事物的看法、認(rèn)識(shí):觀點(diǎn)。觀念。主觀??陀^。世界觀。 其他字義 觀(觀) guàn(ㄍㄨㄢˋ) ⒈ ?道教的廟宇:白云 |
貞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貞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