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時
- 拼音de shí
- 注音˙ㄉㄜ ㄕˊ
- 繁體得時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得時[ de shí ]
⒈ ?獲得時機。
⒉ ?順應(yīng)天時;適合時令。
⒊ ?遇合機緣;行時走運。
引證解釋
⒈ ?獲得時機。
引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得時不成,反受其殃。”
《后漢書·馮衍傳上》:“且 衍 聞之,得時無怠?!?/span>
⒉ ?順應(yīng)天時;適合時令。
引晉 陶潛 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善萬物之得時,感吾生之行休?!?br />宋 曾鞏 《桐樹》詩:“得時花葉鮮,照影清泉助。”
⒊ ?遇合機緣;行時走運。
引唐 李涉 《六嘆》詩序:“清江、白云、孤山、遠嶼,皆得時之人吟詠性情耳?!?br />宋 范仲淹 《四德說》:“夫亨者……於人為得時茂勛,於國為圣賢相遇?!?br />明 何良俊 《四友齋叢說摘抄·史四》:“錢文通 ……曾在內(nèi)學(xué)堂教書, 懷恩 太監(jiān)出其門下,后 恩 得時,遂援引以至要路?!?br />《白雪遺音·馬頭調(diào)·窩娼》:“得時的二爺們把帖換,威風(fēng)凜嚴?!?/span>
國語辭典
得時[ dé shí ]
⒈ ?時運正好、走運。
引《列子·說符》:「凡得時者昌,失時則亡?!?br />唐·李涉〈六嘆詩·序〉:「清江、白云、孤山、遠嶼,皆得時之人吟詠性情耳。」
得時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時 | shí | 日 | 7畫 | 基本字義 時(時) shí(ㄕˊ) ⒈ ?一切事物不斷發(fā)展變化所經(jīng)歷的過程:時間。時不我與。 ⒉ ?較長的時間:時代。古時。 ⒊ ?泛指一段時間:時光。時令。時分。 ⒋ ?現(xiàn)在的,當(dāng)前的:當(dāng)時。時下。時務(wù)。時宜。 ⒌ ?常常:時常。學(xué)而時習(xí)之。 ⒍ ?一年中的一季:時序。四時如春。 ⒎ ?舊時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十二分之一為一“時辰”,深夜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為“子時”,中午十一點至一點為“午時”。 ⒏ ?現(xiàn)在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的二十 |
得 | dé děi de | 彳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得 dé(ㄉㄜˊ) ⒈ ?獲取,接受:得到。得失。得益。得空( kòng )。得便。得力。得濟。心得。 ⒉ ?適合:得勁。得當(dāng)( dàng )。得法。得體。 ⒊ ?滿意:得意。揚揚自得。 ⒋ ?完成,實現(xiàn):飯得了。得逞。得志(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)。 ⒌ ?可以,許可:不得隨地吐痰。 ⒍ ?口語詞(a.表禁止,如“得了,別說了”;b.表同意,如“得,就這么辦”)。 其他字義 得 děi(ㄉㄟˇ) ⒈ ?必須,須要:可得注意。 ⒉ ?極舒服,極適意:這 |
得時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得時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