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犯
- 拼音gān fàn
- 注音ㄍㄢ ㄈㄢ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干犯[ gān fàn ]
⒈ ?觸犯;干擾侵犯。
例不軌之民,干犯國法。
乃明為禁令,有干犯者輒戮。——《三國志·魏志·蘇則傳》
英encroach upon; offend;
引證解釋
⒈ ?冒犯;觸犯;干擾。
引《后漢書·史弼傳》:“干犯至戚,罪不容誅?!?br />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政事上》:“先是京城惡少及屠沽商販,多繫名諸軍干犯府縣法令,有罪即逃入軍中。”
清 黃鈞宰 《金壺浪墨·劉中丞書》:“不軌之民,干犯國法?!?br />郭沫若 《一只手》:“這在形式上已經(jīng)把工人團(tuán)結(jié)了起來,假使他們再有一種精神結(jié)合,就給一堆石塊砌成了一座保壘,那是不可干犯的。”
⒉ ?舊時刑律用語。指與罪案有牽連的人。
引《元典章·刑部五·檢驗(yàn)》:“今省部定到尸形格式於內(nèi),於是開寫正犯、干犯名色?!?/span>
國語辭典
干犯[ gān fàn ]
⒈ ?冒犯、侵犯。也作「干冒」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二七·吳良傳》:「信陽侯就倚恃外戚,干犯乘輿,無人臣禮,為大不敬。」
近冒犯
干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干 | gān gàn | 干 | 3畫 | 基本字義 干(乾) gān(ㄍㄢ) ⒈ ?觸犯,冒犯,沖犯:干擾。干涉。干預(yù)(亦作“干與”)。森然干霄。 ⒉ ?追求,求取,舊指追求職位俸祿:干祿。干仕。 ⒊ ?關(guān)連,涉及:干系。互不相干。 ⒋ ?盾,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:大動干戈。 ⒌ ?古代用以記年、記月、記日、記時(亦作編排次序)的十個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:天干。干支。 ⒍ ?涯岸,水邊:“河之干兮”。 ⒎ ?個數(shù):若干。 ⒏ ?沒有水分或水分少:干燥。干旱。干枯。干柴 |
犯 | fàn | 犭 | 5畫 | 基本字義 犯 fàn(ㄈㄢˋ) ⒈ ?抵觸,違反:犯規(guī)。犯法。犯罪。犯顏(舊時指冒犯君王或尊長的威嚴(yán))。犯諱。 ⒉ ?違反法律的人,有罪的人:犯人。罪犯。 ⒊ ?侵害,進(jìn)攻:侵犯。秋毫無犯。 ⒋ ?觸發(fā),發(fā)作:犯病。犯愁。犯疑。 ⒌ ?做錯事情:犯錯誤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ommission、infract、perpetrate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commit crime, violate; criminal |
干犯的近義詞
干犯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