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箸
- 拼音xiàng zhù
- 注音ㄒ一ㄤˋ ㄓㄨ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象箸[ xiàng zhù ]
⒈ ?亦作“象?”。亦作“象櫡”。亦作“象筯”。
⒉ ?象牙制作的筷子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象櫡”。亦作“象筍”。象牙制作的筷子。
引《韓非子·喻老》:“昔者 紂 為象箸而 箕子 怖。”
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:“犀玉之器,象箸而羹?!?br />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故 越 人見 齊桓 不振之徵於未覺之疾, 箕子 識 殷 人 鹿臺 之禍於象箸之初。”
唐 李咸用 《長歌行》:“象筯擊折歌勿休,玉山未倒非風(fēng)流。”
國語辭典
象箸[ xiàng zhù ]
⒈ ?象牙制成的筷子。
引《韓非子·喻老》:「昔者紂為象箸,而箕子怖,以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。」
《史記·卷一四·十二諸侯年表》:「紂為象箸而箕子唏周道缺,詩人本之衽席,關(guān)雎作?!?/span>
象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箸 | zhù | 竹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箸 zhù(ㄓㄨˋ) ⒈ ?筷子。 ⒉ ?一種生在南海岸邊沙中的竹子。 ⒊ ?古同“著”,明顯。 異體字 櫡 筯 著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者聲 English chopsticks |
象 | xiàng | 豕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象 xiàng(ㄒ一ㄤˋ) ⒈ ?哺乳動物,是目前地球陸地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,多產(chǎn)在印度、非洲等熱帶地區(qū),門牙極長,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藝術(shù)品:象牙。象牙寶塔(喻脫離群眾和生活的文學(xué)家、藝術(shù)家的小天地)。 ⒉ ?形狀,樣子:形象。景象。氣象。現(xiàn)象。想象。象征。萬象更新。象聲。象形。 異體字 像 漢英互譯 as、elephant、shape、imitate、seem、look as if 造字法 象形:像大象之形 English elephant; ivory; figure, image |
象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象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