笊籬
- 拼音zhào lí
- 注音ㄓㄠˋ ㄌ一ˊ
- 繁體笊籬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笊籬[ zhào li ]
⒈ ?用竹篾、柳條或鐵絲等編織的用具,能漏水,用在水、湯里撈東西。
英a bamboo, wicker or wire strainer;
引證解釋
⒈ ?用竹篾或鐵絲、柳條編成蛛網(wǎng)狀供撈物瀝水的器具。
引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餅法》:“揀取均者,熟蒸,曝乾。須即湯煮,笊籬漉出,別作臛澆?!?br />元 劉君錫 《來(lái)生債》第三折:“我一日編十把笊籬,著 靈兆 孩兒貨賣(mài)?!?br />《西游記》第四六回:“劊子手將一把鐵笊籬,在油鍋里撈。”
李健吾 《雨中登泰山》:“一排留宿的小店,沒(méi)有名號(hào),只有標(biāo)記,有的門(mén)口掛著一只笊籬,有的窗口放著一對(duì)笊籬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笊籬[ zhào li ]
⒈ ?在水里撈東西的器具。具長(zhǎng)柄,能漏水,形似蜘蛛網(wǎng)。多以竹篾、柳條或金屬線編制而成。
引《西游記·第三九回》:「不然,就送你個(gè)『皮笊籬──一撈個(gè)罄盡?!弧?br />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三》:「十八兄笑著,自探囊中取出一個(gè)純銀笊籬來(lái),煽起炭火做煎餅自啖?!?/span>
笊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笊 | zhào | 竹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笊 zhào(ㄓㄠˋ) ⒈ ?〔笊籬〕用竹篾、柳條、鉛絲等編成的一種杓形用具,能漏水,可以在湯水里撈東西(“籬”讀輕聲)。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爪聲 English ladle, bamboo skimmer |
籬 | lí | 竹 | 16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籬(籬) lí(ㄌ一ˊ) ⒈ ?用竹、葦、樹(shù)枝等編成的圍墻屏障:籬笆(“笆”讀輕聲)。樊籬?;h落?;h墻?;h柵?;h障。 異體字 籬 ?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離聲 English bamboo or wooden fence; hedge |
笊籬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笊籬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