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洛
- 拼音yī luò
- 注音一 ㄌㄨㄛ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伊洛[ yī luò ]
⒈ ?亦作“伊雒”。指二程理學(xué)。參見“伊洛之學(xué)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伊雒”。 伊水 與 洛水。兩水匯流,多連稱。亦指 伊 洛 流域。
引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, 河 竭而 商 亡。”
韋昭 注:“伊 出 熊耳,洛 出 冢嶺。禹 都 陽城,伊 洛 所近?!?br />三國 魏 曹植 《贈白馬王彪》詩:“伊 洛 廣且深,欲濟(jì)川無梁。”
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伊 洛 指掌收, 西京 不足拔?!?br />宋 歐陽修 《送徐生之澠池》詩:“我昔初官便 伊 洛,當(dāng)時(shí)意氣尤驕矜?!?br />清 葉襄 《禹陵》詩:“泉源留儉德, 伊 洛 想神功?!?/span>
⒉ ?指二 程 理學(xué)。參見“伊洛之學(xué)”。
國語辭典
伊洛[ yī luò ]
⒈ ?伊、洛二水的合稱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禹貢》:「伊洛瀍澗,既入于河?!?/span>
⒉ ?程頤、程顥的學(xué)說。因其曾講學(xué)于伊、洛之間。
引《宋史·卷四五九·隱逸傳下·劉勉之傳》:「時(shí)蔡京用事,禁止毌得挾元祐書,自是伊、洛之學(xué)不行。」
伊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伊 | yī | 亻 | 6畫 | 基本字義 伊 yī(一) ⒈ ?彼,他,她:伊說。伊人(那個(gè)人,多指女性)。 ⒉ ?文言助詞:下車伊始。伊誰之力?伊于胡底(到什么地步為止,不堪設(shè)想的意思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洢 漢英互譯 he or she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尹聲 English third person pronoun; he, she, this, that |
洛 | luò | 氵 | 9畫 | 基本字義 洛 luò(ㄌㄨㄛˋ) ⒈ ?〔洛河〕水名,在中國陜西省。 ⒉ ?〔洛水〕水名,源于中國陜西省洛南縣,東流經(jīng)河南省入黃河。古作“雒”。 異體字 洜 雒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各聲 English river in Shanxi province; city |
伊洛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伊洛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