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弟
- 拼音wài dì
- 注音ㄨㄞˋ ㄉ一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外弟[ wài dì ]
⒈ ?同母異父弟。
⒉ ?表弟。亦通謂姑舅兄弟。
⒊ ?妻弟。
引證解釋
⒈ ?同母異父弟。
引《左傳·成公十一年》:“聲伯 以其外弟為大夫,而嫁其外妹于 施孝叔?!?/span>
⒉ ?表弟。亦通謂姑舅兄弟。
引《三國志·蜀志·蔣琬傳》:“﹝ 蔣琬 ﹞弱冠與外弟 泉陵 劉敏 俱知名?!?br />《宋書·臧燾傳》:“傅僧祐,祖父 弘仁,高祖 外弟也。以中表歷顯官,征虜將軍、 南譙 太守、太常卿?!?br />清 郝懿行 《宋瑣語·言詮》:“通家親戚之稱也,外弟中表,通謂姑舅兄弟。”
⒊ ?妻弟。
引《資治通鑒·齊明帝建武四年》:“晏(王晏 )外弟 尉氏 阮孝緒 亦知 晏 必?cái)。?晏 屢至其門,逃匿不見?!?br />胡三省 注:“外弟,妻弟也。”
國語辭典
外弟[ wài dì ]
⒈ ?同母異父的弟弟。
引《左傳·成公十一年》:「聲伯以其外弟為大夫,而嫁其外妹于施孝叔。」
⒉ ?表弟。
引《三國志·卷四四·蜀書·蔣琬傳》:「弱冠與外弟泉陵劉敏俱知名?!?br />《宋書·卷五五·臧燾傳》:「傅僧祐,祖父弘仁,高祖外弟也,以中表歷顯官?!?/span>
外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外 | wài | 夕 | 5畫 | 基本字義 外 wài(ㄨㄞˋ) ⒈ ?與“內(nèi)”、“里”相對:外邊。外因。里應(yīng)( yìng )外合。外行( háng )。 ⒉ ?不是自己這方面的:外國。外路(同“外地”)。外族。外省。外星人。 ⒊ ?指“外國”:外域。外賓。外商。 ⒋ ?稱母親、姐妹或女兒方面的親戚:外公。外婆。外甥。 ⒌ ?稱岳父母:外父。外姑(岳母)。 ⒍ ?稱丈夫:外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 ⒎ ?關(guān)系疏遠(yuǎn)的:外人。 ⒏ ?對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:外號(綽號)。外史(指正史 |
弟 | dì tì tuí | 弓 | 7畫 | 基本字義 弟 dì(ㄉ一ˋ) ⒈ ?同父母(或只同父、只同母)的比自己年紀(jì)小的男子:弟弟。兄弟。 ⒉ ?親戚或親族間輩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紀(jì)小的男子:表弟。堂弟。 ⒊ ?稱同輩比自己年紀(jì)小的男性:老弟。師弟。 ⒋ ?學(xué)生對老師自稱或別人指稱:弟子。徒弟。 ⒌ ?古同“第”,次序。 ⒍ ?古同“第”,但。 其他字義 弟 tì(ㄊ一ˋ) ⒈ ?古同“悌”,孝悌。 其他字義 弟 tuí(ㄊㄨㄟˊ) ⒈ ?〔弟靡〕頹唐;柔順。 異體字 悌 第 弚 漢英互譯 cousin- |
外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外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