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識
- 拼音tiān shí
- 注音ㄊ一ㄢ ㄕˊ
- 繁體天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天識[ tiān shí ]
⒈ ?猶本性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本性。
引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庭誥文》:“遂使業(yè)習(xí)移其天識,世服沒其性靈。”
唐 劉禹錫 《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》:“能使學(xué)者,還其天識。”
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破惡聲論》:“至于近世,則知別有天識在人,虎狼之行,非其首事,而此風(fēng)為稍殺。”
天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天 | tiān | 大 | 4畫 | 基本字義 天 tiān(ㄊ一ㄢ) ⒈ ?在地面以上的高空:天空。天際。天罡(北斗星)。天淵(上天和深淵,喻差別大)。天馬行空(喻氣勢豪放,不受拘束)。 ⒉ ?在上面:天頭(書頁上面的空白)。 ⒊ ?氣候:天氣。天冷。 ⒋ ?季節(jié),時節(jié):冬天。 ⒌ ?日,一晝夜,或?qū)V笗冮g:今天。 ⒍ ?指神仙或他們所住的地方:天上。天宮。 ⒎ ?自然界:天塹。天時。天籟(自然界的聲音,如風(fēng)聲、鳥聲、流水聲)。 ⒏ ?〔天干( gān )〕古代用來記日或年 |
識 | shí zhì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識(識) shí(ㄕˊ) ⒈ ?知道,認得,能辨別:識辨。識破。識相( xiàng )。識途老馬。 ⒉ ?所知道的道理:知識。常識。 ⒊ ?辨別是非的能力:見識。遠見卓識。 其他字義 識(識) zhì(ㄓˋ) ⒈ ?記?。翰┞剰娮R。 ⒉ ?標志,記號。 異體字 識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聲 |
天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天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