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和
- 拼音yī hè
- 注音一 ㄏㄜ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一和[ yī hè ]
⒈ ?古指一個小笙。和協(xié);和諧一致。一會;一番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指一個小笙。
引《儀禮·鄉(xiāng)射禮》:“三笙一和而成聲。”
鄭玄 注:“三人吹笙,一人吹和,凡四人也?!?br />按:《爾雅·釋樂》:“大笙謂之巢,小者謂之和?!?/span>
⒉ ?和協(xié);和諧一致。
引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訓(xùn)》:“安則止,激則行,通體于天地,同精於陰陽,一和于四時。”
高誘 注:“一,同也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嘉遁》:“離同則肝膽為 胡 越,合異則萬殊而一和。”
《隋書·音樂志下》:“四海之內(nèi),一和之壤?!?/span>
⒊ ?一會;一番。
引宋 無名氏 《張協(xié)狀元》戲文第十九出:“説與我每一和,又説與我公一和?!?br />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一:“一個是一方長老,一個是一代名儒,俗談沒半句,那一和者也之乎?!?br />元 石德玉 《黃粱夢》第四折:“睡朦朧無多一和,半霎兒改變了山河?!?br />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高堂稱壽》:“沉吟一和,怎離卻雙親膝下?”
國語辭典
一和[ yī hé ]
⒈ ?一回、一番。
引元·無名氏《神奴兒·第三折》:「官人清似水,外郎白似面,水面打一和,糊涂做一片。」
元·睢玄明〈耍孩兒·樂官行徑咱參破套〉:「做院本把我拾掇盡,赴村戲?qū)⒃蹃砝抟缓汀!?/span>
⒉ ?一會。
引《永樂大典戲文三種·小孫屠·第九出》:「自家當(dāng)朝一日,和那婦人叫了一和,兩下都有言語?!?br />元·無名氏《貨郎旦·第一折》:「那賤人俏聲兒訴一和,俺這廝側(cè)身兒摟抱著。」
一和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(fù)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(dāng)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和 | hé hè huó huò hú | 口 | 8畫 | 基本字義 和 hé(ㄏㄜˊ) ⒈ ?相安,諧調(diào):和美。和睦。和諧。和聲。和合(a.和諧;b.古代神話中象征夫妻相愛的兩個神)。和衷共濟(jì)。 ⒉ ?平靜:溫和。祥和。和平。和氣。和悅。和煦?;蒿L(fēng)和暢。 ⒊ ?平息爭端:講和。和約。和議。和親。 ⒋ ?數(shù)學(xué)上指加法運(yùn)算中的得數(shù):二加二的和是四。 ⒌ ?連帶:和盤托出(完全說出來)。和衣而臥。 ⒍ ?連詞,跟,同:我和老師打球。 ⒎ ?介詞,向,對:我和老師請教。 ⒏ ?指日本國:和服(日本式服 |
一和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一和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