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始
- 拼音sān shǐ
- 注音ㄙㄢ ㄕ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始[ sān shǐ ]
⒈ ?三朝。指正月一日。
⒉ ?謂儀容端正,態(tài)度莊重,辭令遜順。此三者為禮義之始,故稱。
⒊ ?指第三個(gè)被貶官為始安太守的人。
⒋ ?漢有“七始”之樂,取十二律之七律擬天地人及四時(shí)之始。以黃鐘為天始,林鐘為地始,太簇為人始,因稱“三始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三朝。指正月一日。參見“三朝”。
引《漢書·鮑宣傳》:“今日蝕於三始,誠(chéng)可畏懼?!?br />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正月一日為歲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。始猶朝也。”
唐 李義府 《在巂州遙敘封禪》詩(shī):“三始貽遐貺,萬歲受重釐?!?br />清 顧炎武 《元日》詩(shī):“留此三始朝,歸我 中華 君?!?/span>
⒉ ?謂儀容端正,態(tài)度莊重,辭令遜順。此三者為禮義之始,故稱。
引《禮記·冠義》“禮義之始,在於正容體,齊顏色,順辭令” 漢 鄭玄 注:“言人為禮,以此三者為始。三始既備,乃可求以三行也?!?/span>
⒊ ?指第三個(gè)被貶官為 始安 太守的人。 《梁書·裴邃傳》:“由是左遷為 始安 太守。參見“二始”。
引邃 志欲立功邊陲,不愿閑遠(yuǎn),乃致書於 呂僧珍 曰:‘昔 阮咸、顏延 有二始之嘆,吾才不逮古人,今為三始,非其愿也,將如之何!’”
⒋ ?漢 有“七始”之樂,取十二律之七律擬天地人及四時(shí)之始。以黃鐘為天始,林鐘為地始,太簇為人始,因稱“三始”。
引《隋書·音樂志中》:“《難書·律歷志》,天地人及四時(shí),謂之七始。黃鐘為天始,林鐘為地始,太簇為人始,是為三始?!?/span>
三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始 | shǐ | 女 | 8畫 | 基本字義 始 shǐ(ㄕˇ) ⒈ ?起頭,最初,與“終”相對(duì):開始。始終。始祖。始創(chuàng)。周而復(fù)始。 ⒉ ?才,剛才:方始。始悟(才覺悟到)。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 異體字 乨 兘 漢英互譯 begin 相關(guān)字詞 初、末、終 造字法 形聲:從女、臺(tái)聲 English begin, start; then, only then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guó)(中國(guó)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三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