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時
- 拼音shī shí
- 注音ㄕ ㄕˊ
- 繁體失時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失時[ shī shí ]
⒈ ?錯過時機(jī)。
例收割失時。
失時不雨,民且狼顧?!獫h·賈誼《論積貯疏》
英miss the season;
⒉ ?沒有定時。
例哀樂失時,殃咎必至。
英without a fixed time;
引證解釋
⒈ ?錯過時機(jī)。
引《論語·陽貨》:“好從事而亟失時,可謂知乎?”
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君急使使載幣陰迎 孟嘗君,不可失時也。”
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自負(fù)》:“有利則合,豈宜失時!”
⒉ ?謂不逢時。
引《文選·宋玉<九辯>》:“萷櫹槮之可哀兮,形銷鑠而瘀傷。惟其紛糅而將落兮,恨其失時而無當(dāng)。”
李周翰 注:“又恨失其明時,不與賢君相當(dāng)。”
晉 陶潛 《讀史述九章·韓非》詩:“君子失時,白首抱關(guān)?!?br />宋 葉適 《師立齋銘》:“人之晞圣,資蓋匪夷;亦或僅有,而患失時?!?/span>
⒊ ?指違誤農(nóng)時。
引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:“若為枯旱,風(fēng)而揚(yáng)埃,蝗蟲暴生,百姓失時?!?br />南朝 梁 沉約 《郊居賦》:“世交爭而波流,民失時而狼顧?!?br />唐 杜荀鶴 《送人宰德清》詩:“亂世人多事,耕桑或失時?!?/span>
⒋ ?謂不當(dāng)其時。
引《左傳·莊公二十年》:“哀樂失時,殃咎必至。”
⒌ ?指不及時。
引《南史·文學(xué)傳·卞彬》:“兼攝性懈墮,嬾事皮膚,澡刷不謹(jǐn),澣沐失時?!?/span>
國語辭典
失時[ shī shí ]
⒈ ?錯失機(jī)會。
引《論語·陽貨》:「好從事而亟失時,可謂知乎?」
《聊齋志異·卷一·王成》:「成心愿盈溢,惟恐失時?!?/span>
近失機(jī)
反合時
失時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時 | shí | 日 | 7畫 | 基本字義 時(時) shí(ㄕˊ) ⒈ ?一切事物不斷發(fā)展變化所經(jīng)歷的過程:時間。時不我與。 ⒉ ?較長的時間:時代。古時。 ⒊ ?泛指一段時間:時光。時令。時分。 ⒋ ?現(xiàn)在的,當(dāng)前的:當(dāng)時。時下。時務(wù)。時宜。 ⒌ ?常常:時常。學(xué)而時習(xí)之。 ⒍ ?一年中的一季:時序。四時如春。 ⒎ ?舊時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十二分之一為一“時辰”,深夜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為“子時”,中午十一點至一點為“午時”。 ⒏ ?現(xiàn)在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的二十 |
失 | shī | 大 | 5畫 | 基本字義 失 shī(ㄕ) ⒈ ?丟:遺失。坐失良機(jī)。收復(fù)失地。流離失所。 ⒉ ?違背:失約。失信。 ⒊ ?找不著:迷失方向。 ⒋ ?沒有掌握?。菏а?。失職。失調(diào)( tiáo )。 ⒌ ?沒有達(dá)到:失望。失意。 ⒍ ?錯誤:失誤。失策。過失。失之毫厘,謬以千里。 ⒎ ?改變常態(tài):驚慌失色。 異體字 佚 泆 軼 漢英互譯 break a promise、deviate from the normal、lose、mishap、miss 相關(guān)字詞 得 造字法 原為形聲:從手、乙聲 English lose; make mistake, neglect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