奸邪
- 拼音jiān xié
- 注音ㄐ一ㄢ ㄒ一ㄝˊ
- 繁體姦邪
- 詞性形容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奸邪[ jiān xié ]
⒈ ?狡詐惡毒。
英crafty and evil; treason and evil;
⒉ ?指這種人。
英crafty and evil people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姦衺”。亦作“奸邪”。亦作“姧邪”。
⒉ ?指奸詐邪惡的事或人。
引《管子·形勢解》:“故姦邪日多,而人主愈蔽?!?br />《墨子·辭過》:“是以其民饑寒并至,故為姦衺。”
《大戴禮記·盛德》:“凡民之為姧邪、竊盜、歷法、妄行者,生於不足?!?br />《史記·循吏列傳》:“孫叔敖 者, 楚 之處士也……三月為 楚 相,施教導民,上下和合,世俗盛美,政緩禁止,吏無姦邪,盜賊不起。”
明 何良俊 《四友齋叢說·史二》:“今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者,以奸邪尚在樞機之地故也。”
清 顧炎武 《菰中隨筆·郡吏當用士人》:“兩 漢 二千石長吏,皆可以自辟曹掾,而所辟大概,多取管屬賢士之有才能操守者,蓋必如是,乃能知閭里之奸邪,黔庶之休戚。”
⒊ ?奸詐邪惡。
引宋 蘇軾 《司馬溫公神道碑》:“至於姦邪小人,雖惡其害己仇而疾之者,莫不歛袵變色,咨嗟太息或至於流涕也?!?br />《警世通言·拗相公飲恨半山堂》:“惟 李承之 見 安石 雙眼多白,謂是奸邪之相,他日必亂天下?!?/span>
國語辭典
奸邪[ jiān xié ]
⒈ ?奸詐邪惡的人。也作「奸邪」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一〇一回》:「今若內有奸邪,臣安能討賊乎?」
⒉ ?奸詐邪惡。也作「奸邪」。
引《警世通言·卷四·拗相公飲恨半山堂》:「惟李承之見安石雙眼多白,謂是 奸邪之相,他日必亂天下?!?/span>
反正直
英語crafty and evil, a treacherous villain
法語déloyal, fourbe, trompeur
奸邪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邪 | xié yá yé yú xú | 阝 | 6畫 | 基本字義 邪 xié(ㄒ一ㄝˊ) ⒈ ?不正當,不正派:邪惡( è )。邪念。邪說。 ⒉ ?中醫(yī)指引起疾病的環(huán)境因素:寒邪。風邪。 ⒊ ?迷信的人指鬼神給予的災禍:中( zhòng )邪。 ⒋ ?妖異怪誕:邪魔。邪術。 ⒌ ?古同“斜”。 其他字義 邪 yá(一ㄚˊ) ⒈ ?古同“玡”,瑯玡山。 其他字義 邪 yé(一ㄝˊ) ⒈ ?古同“耶”,疑問詞。 其他字義 邪 yú(ㄩˊ) ⒈ ?古同“餘”。 其他字義 邪 xú(ㄒㄨˊ) ⒈ ?古同“徐”,緩慢。 異體字 斜 耶 衺 铘 |
奸 | jiān | 女 | 6畫 | 基本字義 奸 jiān(ㄐ一ㄢ) ⒈ ?陰險,虛偽,狡詐:奸人。奸狡。奸刁。奸佞。奸雄。奸智(為非作歹的心計)。藏( cáng )奸。 ⒉ ?不忠于國家或自己一方的人:奸細。內奸。 ⒊ ?男女發(fā)生不正當的性行為:奸淫。強奸(亦指統(tǒng)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民,如“奸奸民意”)。通奸。 異體字 姦 姧 漢英互譯 evil、illicit sexual relations、traitor、wicked 相關字詞 忠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crafty, villainous, false |
奸邪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