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笄
- 拼音cì jī
- 注音ㄘˋ ㄐ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刺笄[ cì jī ]
⒈ ?戰(zhàn)國時趙襄子姊前為代王妻,襄子欲并代,約代王在句注之塞相會,暗令工人作長尾金斗,用以擊人。宴飲中廚人進斟羹,因反斗而擊殺代王及從官,遂興兵平代地。趙王姊聞之,泣而呼天,摩笄自刺。代人憐之,將所死地名為摩笄之山。事見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一》,又見《史記·趙世家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戰(zhàn)國時 趙襄子 姊前為 代王 妻, 襄子 欲并 代,約 代王 在 句注 之塞相會,暗令工人作長尾金斗,用以擊人。宴飲中廚人進斟羹,因反斗而擊殺 代王 及從官,遂興兵平 代 地。 趙王 姊聞之,泣而呼天,摩笄自刺。 代 人憐之,將所死地名為 摩笄之山。事見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一》,又見《史記·趙世家》。 《呂氏春秋·長攻》:“襄子 謁於 代君 而請觴之……先令舞者置兵其羽中數(shù)百人,先具大金斗。按, 摩笄山 一名 磨笄山,亦名 為山,在 蔚州 飛狐縣 東北百五十里。見 唐 李泰 等《括地志·蔚州·飛狐縣》。
引代君 至,酒酣,反斗而擊之,一成,腦涂地,舞者操兵以鬭,盡殺其從者,因以 代君 之車迎其妻,其妻遙聞之狀,磨笄以自刺,故 趙氏 至今有刺笄之證與‘反斗’之號?!?/span>
刺笄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笄 | jī | 竹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笄 jī(ㄐ一) ⒈ ?古代的一種簪子,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(fā),或插住帽子:發(fā)笄。弁笄。 ⒉ ?古代特指女子十五歲可以盤發(fā)插笄的年齡,即成年:及笄。笄年。 異體字 ? 筓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開聲 English hairpin; fifteen year old girl |
刺 | cì cī | 刂 | 8畫 | 基本字義 刺 cì(ㄘˋ) ⒈ ?用有尖的東西插入:刺繡。刺傷。刺殺。 ⒉ ?暗殺:刺客。被刺。行刺。 ⒊ ?偵探,打聽:刺探。 ⒋ ?用尖銳的話指出別人的壞處:諷刺。譏刺。 ⒌ ?尖銳像針的東西:芒刺。魚刺。刺叢。 其他字義 刺 cī(ㄘ) ⒈ ?象聲詞:刺地滑了一跤。 異體字 ? 刾 捇 措 朿 莿 漢英互譯 puncture、stab、stabbed、stick、sting、thorn、thrust 造字法 形聲:右形左聲 English stab; prick, irritate; prod |
刺笄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刺笄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