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鶻
- 拼音tù hú
- 注音ㄊㄨˋ ㄏㄨˊ
- 繁體兔鶻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兔鶻[ tù hú ]
⒈ ?契丹、女真人稱束帶為兔鶻。亦稱吐鶻。
⒉ ?一種局部羽毛帶赫色的白鷹。
引證解釋
⒈ ?契丹、女真 人稱束帶為兔鶻。亦稱吐鶻。
引《宋史·輿服志六》:“上項帶(指透碾云龍玉帶和連珠環(huán)玉束帶),國言謂之‘兔鶻’,皆其故主 完顏守緒 常服之物也?!?br />宋 洪皓 《松漠紀聞·補遺》:“契丹 重骨咄犀…… 天祚 以此作兔鶻?!?/span>
⒉ ?一種局部羽毛帶赫色的白鷹。
引《紅樓夢》第二六回:“這臉上是前日打圍,在 鐵網(wǎng)山 叫兔鶻梢了一翅膀?!?/span>
兔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兔 | tù | 刀 | 8畫 | 基本字義 兔 tù(ㄊㄨˋ) ⒈ ?哺乳動物,耳長,尾短,上唇中間裂開,后肢較長,跑得快:兔子。兔脫(迅速地逃走)。兔毫筆。兔起鶻落(“鶻”,打獵用的猛禽。兔子才起來而鶻已經(jīng)撲下去,喻動作敏捷。亦喻作書畫或?qū)懳恼孪鹿P迅捷)。 ⒉ ?古稱孌童(指被當(dāng)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)。 異體字 兎 菟 漢英互譯 rabbit、har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rabbit, hare |
鶻 | gǔ hú | 鳥 | 14畫 | 基本字義 鶻(鶻) hú(ㄏㄨˊ) ⒈ ?隼(sǔn)。 異體字 鶻 造字法 形聲:從骨、鳥聲 |
兔鶻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兔鶻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