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鼎
- 拼音dìng dǐng
- 注音ㄉ一ㄥˋ ㄉ一ㄥ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定鼎[ dìng dǐng ]
⒈ ?定國都。傳說夏禹收九州之金,鑄來九鼎,為傳國重器,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,故稱定都為定鼎。
例成王定鼎于郟鄏?!蹲髠鳌ば辍?br />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?!濉ど坶L蘅《青門剩稿》
英establist a capital;
引證解釋
⒈ ?舊傳 禹 鑄九鼎,以象九州,歷 商 至 周,作為傳國重器,置于國都。因稱定立國都為“定鼎”。
引《左傳·宣公三年》:“成王 定鼎于 郟鄏?!?br />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考土中於斯邑, 成 建都而營筑;既定鼎于 郟鄏,遂鉆龜而啟繇?!?br />清 侯方域 《倪云林十萬圖記》:“明太祖 定鼎 金陵,建元于戊申。”
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英杰歸真》:“今我天王蒙天父天兄下凡帶坐山河,創(chuàng)開天囯、天朝,定鼎 天京,奉天誅妖。”
柳亞子 《三月十八日東交民巷六國飯店夜坐有作詩》:“歸心慵夢 江 南好,定鼎終須在 北京?!?/span>
⒉ ?指建立王朝。
引南朝 宋 顏延之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》:“高祖 以圣武定鼎,規(guī)同造物?!?br />唐 魏徵 《十漸不克終疏》:“臣觀自古帝王受圖定鼎,皆欲傳之萬代,貽厥孫謀。”
金 宇文虛中 《上烏林天使》詩之二:“定鼎未應 周 命改,登壇合許 趙 人平?!?br />明 張煌言 《姑熟既下》詩:“猶憶 高皇 初定鼎,和陽草昧正艱難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五回:“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,功名奕世,富貴流傳,已歷百年?!?/span>
國語辭典
定鼎[ dìng dǐng ]
⒈ ?相傳夏禹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的寶器,而王都所在便是鼎的所在,因此后人稱定都、建都為「定鼎」。
引《左傳·宣公三年》:「成王定鼎于郟鄏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?!?br />《警世通言·卷三二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「當先洪武爺掃蕩胡塵,定鼎金陵,是為南京?!?/span>
⒉ ?比喻得天下、奠定帝業(yè)。
引明·凌蒙初《紅拂記·楔子》:「俺姓楊名素。身為名將,職任元戎。曾佐文皇定鼎?!?/span>
英語lit. to set up the sacred tripods (following Yu the Great)?, to fix the capital, to found a dynasty, used in advertising
定鼎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定 | dìng | 宀 | 8畫 | 基本字義 定 dìng(ㄉ一ㄥˋ) ⒈ ?不動的,不變的:定額。定價。定律。定論。定期。定型。定義。定都( dū )。定稿。定數( shù )(a.規(guī)定數額;b.指天命;c.規(guī)定的數額)。斷定。規(guī)定。鑒定。 ⒉ ?使不變動:定案。定罪。決定。確定。 ⒊ ?平安,平靖(多指局勢):大局已定。 ⒋ ?鎮(zhèn)靜,安穩(wěn)(多指情緒):心神不定。 ⒌ ?確鑿,必然的:必定。鎮(zhèn)定。 ⒍ ?預先約妥:定計。定情。定貨。定做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? 掟 錠 顁 漢英互 |
鼎 | dǐng | 鼎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鼎 dǐng(ㄉ一ㄥˇ) ⒈ ?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兩耳:銅鼎。鼎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鼎鑊。 ⒉ ?鍋:鼎罐。鼎鍋。 ⒊ ?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,是政權的象征:鼎彝。九鼎。定鼎。問鼎。鼎祚(國運)。 ⒋ ?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對峙:鼎峙。鼎足之勢。 ⒌ ?大:鼎族。鼎臣。鼎力支持。 ⒍ ?正當,正在:鼎盛( shèng )。 異體字 ? 鐤 鼑 ? 漢英互譯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arge, three-legged bronze caldron |
定鼎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定鼎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